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8667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选修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理解生态平衡的特征。 3.了解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互动探究,内容索引,自主学习,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基本概念 (1)种群: 在一定空间内的集合。 (2)生物群落:在一个区域内所有 的总和。 (3)生态系统: 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同一物种,不同的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分解者,水分,二、生态平衡,1.概念:生态系统的 ,包括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形成的持续性的 。 2.特征 (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

2、例相对 。 (2)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 。 (3) 结构复杂,互相交叉形成食物网。 (4)在生产者、消费者和 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结构和功能,动态平衡,稳定,平衡,食物链,分解者,三、受损生态系统,1.成因:受 干扰。 2.表现:原有生态系统的 被打破,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或 。,自然和人为,动态平衡,恶性循环,知识结构,互动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落基山谷。1872年3月1日,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了。黄石公园不仅有原始的森林草地景观、珍稀的野生生物

3、,而且还有3 000多处温泉。 材料二 黄石公园堪称野生动物的宝库。唯一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规模捕杀,狼在此已经绝迹,而麋鹿、驼鹿等大型鹿群成倍增长,植被遭到破坏。1995年1月,美国从加拿大引进8头灰狼,放归大自然。计划放归15头灰狼,通过自然繁殖,到2002年使其增至100头,恢复生态平衡。,探究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1.黄石公园大规模捕杀狼以后,植被为什么会遭到破坏? 答案 狼以麋鹿、驼鹿为食,麋鹿、驼鹿以植物为食。大量捕杀狼,麋鹿、驼鹿成倍增长,所以植被遭到破坏。 2.引进大灰狼以后,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案 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狼、麋鹿、驼鹿、野牛、熊等动物;分

4、解者:微生物;非生物环境:空气、水分、养分、太阳光热等。,答案,3.1988年,一场森林大火差不多烧掉了公园的一半。有人说:“与其让这些可贵的森林被野火吞噬,还不如伐取、利用起来。”但另一部分人坚决反对,认为森林火灾和伐木是两回事。试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作一评判。 答案 伐木是将物质与能量取走,要在高海拔地区恢复这些营养物质则是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因此,伐木造成的生态平衡破坏,恢复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森林火灾产生的灰烬补充土壤的养分,森林火灾也吞噬了危害植物生长的害虫,间接保护了没有遭受火灾的林地。,答案,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2)

5、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食物网。,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5题。 1.该图中的各地理要素可以构成一个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答案,解析 图中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解析,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A. B. C. D.,答案,解析 图中的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土、空气等非生物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生产者。,解析,3.该区域中的各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 A.2 B.3 C.4 D.5,答案,解析 图中显示出的食物链是植物害虫青蛙蛇鹰和植物兔鹰两条。,解析,4.该系统中最长的食物

6、链包含_类生物种群 A.2 B.3 C.4 D.5,答案,解析 该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植物害虫青蛙蛇鹰,包含5类生物种群。,解析,答案,解析,5.如果该区域大量捕杀蛇,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青蛙数量减少 B.害虫数量减少 C.老鹰数量增加 D.作物产量大减,解析 蛇大量减少后,青蛙因天敌数量减少而大增,害虫数量相应减少;鹰以蛇为食物,蛇减少后,鹰可以兔为食物,数量变化不会很大。,根据下面“澳大利亚食物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在图中填上括号内供选择的次级消费者(狮、虎、豹、狼),如认为均不恰当,请说明理由。,探究点二 生态平衡,答案 均不恰当。澳大利亚缺少大型哺乳动物,羊、

7、野兔也是外来带入的。,答案,2.根据图中食物网,牧羊业的有利条件是_ _,存在的问题是_ _。 3.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皮制成 品价格高,因此其遭到滥杀。你认为应该对 袋鼠采取怎样的措施?,答案,缺少大型哺乳动物,羊无天敌,自然放养,草场资源丰富,争食,野兔大量繁殖,与羊,答案 有计划捕杀,保持数量稳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表现: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相互交叉而形成食物网;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 (2)特点: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3)过程:不平衡平衡不平衡。,(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6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70年,在美国开巴高原467平方千米的土地范围内,生活着4 000多头鹿,同时有少量美洲狮和狼在此活动。人们为了繁殖更多的鹿,便开始捕杀狮和狼,到1924年,这两种肉食动物几乎绝迹,鹿群迅速繁殖到10万头。可是经过两个年头,鹿群减少到6万头,到1939年只剩下1万头。 (1)写出开巴高原上的食物链:_。,草鹿狼和狮,答案,(2)1924年鹿群迅速繁殖、数量大增的原因是_ _。 (3)狮和狼绝迹以后,鹿群数量又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 _。 (4)说明该食物链上狮和狼的主要作用:_。,控制鹿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狼和狮被大量捕杀,鹿群失,去天敌,鹿群数量太多,破坏,了草

9、场,因饥饿而死,答案,达标检测,“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垦滥牧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这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生态变化写照。据材料回答12题。 1.内蒙古草原中的一片草地构成 A.一个种群 B.一个生物群落 C.一个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答案,1,2,3,4,5,解析 一片草地由在此生活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解析,6,1,2,3,4,5,答案,2.要想使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

10、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 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远多于动物的数量。,解析,6,1,2,3,4,5,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在“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桑 B.基 C.蚕 D.鱼,答案,6,1,2,3,4,5,4.在“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

11、,消费者是 桑 基 蚕 鱼 A. B. C. D.,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级动物。,解析,6,1,2,3,4,5,生物入侵,也称为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为偶然机会进入某一适宜其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据此完成56题。 5.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根本原因是 A.该地区气候暖湿,适宜其生存 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其生长 C.一枝黄花在该地区没有天敌制约 D.一枝黄花在新环境发生了变异,答案,解析 一枝黄花作为外来物种,在中国没有天敌,导致其迅速蔓延。,解析,6,解析 考虑到我国南北方自然条件的差异,气候差异是导致水葫芦在我国南北方入侵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6.水葫芦入侵我国后,在南方水域暴发,而在北方水域却未形成生态灾难。主要原因是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 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 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1,2,3,4,5,6,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