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8231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听听那冷雨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羡慕(m)黔首(qin)椽子(chun)氤氲(yn yn) 舐犊情深(sh) 羯鼓(ji)天籁(li) 翩翩起舞(pin) 惊蛰(zh)仓颉(ji) 岑寂(cn)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薄读折 乐(2)语境辨析法他嘴里高兴地哼着小曲(q),穿过江南那曲(q)折的小巷。这位姓解(xi)的警官对于押解(ji)途中罪犯的逃脱方式,百思不得其解(ji)。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料料峭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2)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现实;胡思乱想。(3)孺慕之情:指幼童爱

2、慕父母之情。(4)皇天后土:对天和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5)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6)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2理解辨析(1)萧萧潇潇“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萧萧”是象声词,形容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声等。“潇潇”是形容词,形容风雨急骤状。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2)一直径直一直: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径直: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3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3、(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入冬以来,天气变化无常,料料峭峭,让人感觉到无法适应。()(2)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3)在美国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一位父亲为孩子打着伞的照片爆红,孺慕之情感动全球。()(4)张建新团长告诉记者,陇原皇天后土蕴藉苍茫之美,体现含蓄典雅,深邃博大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之绪,而敦煌更是艺术家领略民族艺术的圣地。()(5)近年中国摄影的发展让阿聂兹很惊讶,不仅随处可见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人,而且许多摄影师的作品也让她看到了中国摄影石破天惊的变化。()(6)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即若离,凌空而

4、起,姿态翩然。()(7)窗外,秋雨潇潇,寒气袭人;室内,烛影摇曳,温暖如春。独处一室,手捧一书,仿佛回到了盛唐时代。()(8)马路边摆摊修锁的刘师傅告诉记者,撞人的黑色帕萨特轿车,一直停在九华山路桥边北侧马路停车点上。()【答案】(1) “料料峭峭”多指春寒。不能指初冬天气。(2)(3) “孺慕之情”指幼童爱慕父母之情。不能指父母爱孩子。(4)(5) “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6)“若即若离” 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此处应改为“若隐若现”。(7)(8) 常识速览余光中,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祖籍福建,生于南京。1947年后就读于金陵大学外

5、语系、厦门大学文学系。1949年随父母去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间辗转漂泊。作品特点:作者把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因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诗作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构思奇巧,视域宽阔,意象新丽。其散文作品富有诗意,文字典雅、俊逸而雄浑。主要作品: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白玉苦瓜等十余部。1974年,余光中到香港大学任教,并写下了散文听听那冷雨。正如文中所说,他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25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对故乡始终是魂牵梦萦,浓浓的乡愁和对故乡的

6、怀念,通过对听雨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作者身逢家国之变,因此作品常流露出浓厚的家国之思。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寄托了作者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和向往之情。 文脉梳理听听那冷雨台湾晚年 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文第1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1段开头运用了多个叠音词来写雨,这有什么作用?_【答案】使用多个叠音词写雨,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情和景的交融更形象化。2“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等句子,被评论家称为诗化之笔,请说说这些句子的

7、诗味在哪里。_【答案】作者以联想的方式把自然界的雨境与内心的情思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见景生情的悠远的思索,很富有诗意。3联系上下文看,“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答案】这句话的含意:不能够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能让从祖国大陆飘来的“冷雨”淋一下也算是对思乡之情的一种安慰。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陆深深的思念之情。4作者在第2段末尾写道:“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对这个疑问,作者其实已经做出了回答。联系全文,以“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里”的句式,分条写出这些回答。_【答案】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傅

8、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承载中华文化寄托“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的方块字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的冷雨里。5第5自然段中,作者写道:“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作者为什么对“那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呢?_【答案】因为在作者看来,“那冷雨”是从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见的祖国大陆那边飘过来的,“那冷雨”里包含了来自祖国大陆的气息,成为作者可以寄托对大陆的思念的

9、寄托物,因此,作者对“那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借以慰藉自己思念祖国大陆的赤子之心。这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陆铭心刻骨的热爱和思念之情。6本文运用第几人称写的?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_【答案】本文是用第三人称手法写的。文中的“他”通过听雨,抚今追昔,思绪万端,写出了在台北春雨中凄凉、凄清、凄迷而又柔婉与亲切的感受,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的思念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二、阅读课文第67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7第7段主要写作者“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_【答案】首先是美感,然后听出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的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8作者写岛上听雨比大陆听雨更多了一层凄迷,这是为什么呢?第7段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请根据文意推测“谁”在喊呢?“喊”的是什么呢?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