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479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古瓷器 学案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抹煞抹黑抹墙涂脂抹粉B.着落着想着迷着手成春C.模型模式模样装模作样D.翘楚翘盼连翘翘首以待解析:A项中“抹墙”读“m”,其余读“m”;B项中“着迷”读“zho”,其余读“zhu”;C项“模型”“模式”读“m”,“模样”“装模作样”读“m”;D项都读“qio”。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博寒碜嘟囔彬彬有礼B.校戡穿戴匮乏绞尽脑汁C.蓬勃踌躇缺撼焕然冰释D.抱负陷阱辍学一厢情愿解析:A项中“脉博”的“博”应该写成“搏”;B项中的“校戡”应该写成“校勘”;C项中的“缺撼

2、”应该写成“缺憾”,“焕然冰释”应该写成“涣然冰释”。答案:D3.下列语句中的破折号用法不属于转换话题的一句是()A.这一件上,画着一位彬彬有礼的中国官员端着托盘向一位女士敬茶二人相离有两英里之遥。B.在远方如果在他们这个小天地里,还能算得出远近的话可以看到马、树、塔,歪歪斜斜,好像在跳着农村圆舞。C.近几年来,我们的情况真是好转了,所以才有闲钱来买这一类赏心悦目的小玩意儿话说到此处,突然袭来一阵感伤情绪,勃莉吉特把眉头皱了起来。D.至于此刻,还是请你欣赏一下在这瓷器上蓝蓝的夏季别墅里这位娉娉婷婷、弱不禁风的娇小的夫人,以及这个样子滑稽的中国听差他将一把足有床罩那么大的伞盖打在这位太太的头顶上

3、。解析:破折号最重要的两种用法:一是注释说明,一是转换话题。A项、C项与D项中的破折号均起转换话题的作用。所谓转换话题,是指一句话的意思还没说完,思路突然转变又另起话题,即中途改变叙述角度。只有B项中的破折号作用为注释说明。答案:B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它包括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人的行为,促进人的健康,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人际关系等学问。A.启发规范维护调整B.启迪规范维护协调C.启迪规定维持协调D.启发规定维持调整解析:做此题的关键是注意所选词语与后面词语的搭配。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4、句是()A.人们从考证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对从南海一号上打捞上来的宋代官瓷提出五花八门的复原试案。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古代瓷器,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C.想当年,法国文学大师让保罗萨特去世时,巴黎万人空巷为这位法兰西大作家送葬!史铁生,我知道你生性淡泊,不愿打扰人们平静的生活,所以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一个人悄悄地走了。D.刘翔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自嗟自伤、怨声载道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解析:A项,应改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B项,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说的是春

5、秋时晋国大夫赵武建造宫室落成后,人们前去庆贺。大夫张老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D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满。此处可用“怨天尤人”。答案:C6.关于本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瓷器一文主要通过兰姆和姐姐由古瓷器引起的对过去和现在生活的比较来表达作者的一种生活感悟。B.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章。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近似,产生于五四以后。C.兰姆的随笔以伦敦的城市生活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从城市的芸芸众生中寻找出有诗意的东西,赋予日常

6、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以一种浪漫的异彩。D.兰姆善于把个人的不幸升华为美妙的散文作品,他常常板着面孔说笑话,有人称这为“一颗善良的心所发出的含泪的微笑”。解析:本题考查对兰姆随笔的特点的把握,从文章体裁、课文主旨、写作手法到作品风格。B项,据辞海解释,我国从宋代起,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如宋人洪迈有容斋随笔。而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因此B项不正确。答案:B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勃莉吉特平时难得开口,现在她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我再三踌躇,不知该怎样才能打断她的话头。不过,听她讲到我们阔气了云云,我感到好笑,因为那仅仅是她那一厢情愿的幻想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实际上我们每年不过只有几百镑的可怜

7、收入。“诚然,”我开口说,“在过去手头紧的时候,咱们的日子过得倒更高兴。可是,我的老大姐,那些年咱们可比现在年轻呀。如今咱们收入宽裕,对此怕也只好将就了;因为,倘若把多余的财物全都抛入大海,那对咱们并不见得会有多大好处。至于说到你我相伴度日、历尽艰辛的往事,那自然是值得怀念的。在那些日子里,咱们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假如,咱们过去也像你现在抱怨的这样钱多得花不完,那么,你我姐弟之间也就不可能会有多年来这样的情谊。可是,咱们的身心抵抗力,以及环境压抑不住的那种蓬蓬勃勃的青春朝气,已经消失了。人到衰暮之年,充裕的财产便是一种额外补充的青春,尽管无补于大局,可它怕也就算是你我最大的指望了。过去,咱们走

8、路;今天,就得坐车,就得比你所津津乐道的那种收入不多的美好往日过得略好一点儿,躺得稍舒服一点儿,这样做是理智的。然而,话又说回来,假如那些日子真的还能再来你我还能一天步行三十英里班尼斯特和布兰德夫人还能重新年轻,再登舞台;你我还能重新年轻,再去看他们演戏假如花一先令在楼座看戏的美好的往日还能再来这一切,我的老大姐,如今早已化为幻梦了而且,此时的你我,可以不必偎近这铺着地毯的炉边,坐在这华贵的沙发上安安静静谈话,而重新回到那狭窄的楼梯上,让那些穷得不能再穷的下层观众推过来、挤过去、碰碰撞撞再听见你那忧急的失声喊叫直到费尽千辛万苦,爬到楼梯最高一层,这才蓦地看见楼下那一派灯火辉煌,欢腾热闹的剧场尽

9、在眼底,还听得你柔声地说出一句:感谢上帝,总算平安无事!假如这一切还能重新出现,我倒真愿意拿出比克利萨斯王或者据说那个犹太阔佬罗某某拥有的财产还要多的金钱,多得足够填塞起一个无法探测的万丈深渊,好作为交换的代价。至于此刻,还是请你欣赏一下在这瓷器上蓝蓝的夏季别墅里这位娉娉婷婷、弱不禁风的娇小的夫人,以及这个样子滑稽的中国听差他将一把足有床罩那么大的伞盖打在这位太太的头顶上。”7.“假如那些日子真的还能再来”一句中,“那些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解析:考查词语指代的内容,要到文章中去找对应的段落。“你我还能一天步行三十英里班尼斯特和布兰德夫人还能重新年轻,再登舞台;你我还能重新年轻,再去看他们演戏

10、假如花一先令在楼座看戏”。参考答案:姐弟俩年轻充满朝气,物质生活清贫,精神生活丰富,快乐而满足的日子。8.“我”和堂姐对已逝生活的态度一样吗?若有不同,请简述。解析:考查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注意几个词语:“感到好笑”“可是”“然而”“话又说回来”等。从这些词语后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姐弟二人对已逝生活的态度。参考答案:不尽相同。“我”虽然也怀念那段时光,愿意用全部的财产去交换,但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珍惜生活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堂姐更愿意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抱怨现实生活的寡淡。9.如何理解文中反复出现的“古瓷器”?解析:古瓷器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是一种暗示、一种线索,从这一点考虑,容易得出答案。参

11、考答案:古瓷器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它见证了姐弟俩清贫而快乐的生活,同时它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从容、闲适、优裕的生活。10.本段突出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解析:回答此题可以考虑的是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从文章中“过去”“如今”中,可以看出是用了对比的手法。参考答案:对比。如“咱们的日子过得倒更高兴。可是,我的老大姐,那些年咱们可比现在年轻呀。如今咱们收入宽裕,对此怕也只好将就了”。通过对比,表明贫穷的日子虽然艰难,但困苦的环境却压抑不住蓬勃的青春朝气,回想起来,那是一种含泪的微笑,是一种辛酸的幸福。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瓷器的意味池莉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

12、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

13、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

14、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尽管瓷器

15、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11.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解析: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来把握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其含意,第段“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一句对本题含意的把握有参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