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神游物外 学案(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478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神游物外 学案(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神游物外 学案(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神游物外 学案(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神游物外 学案(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神游物外 学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五神游物外 学案(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语文版神游物外 学案我夯基 我达标1.选出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姑射(y) 疵疠(c l) 瞽(g) 形骸(hi)B.秕糠(b) 汾水(fn) 网罟(g) 臃肿(yng)C.肯綮(q) 怵然(ch) 窅然(yo) 斄牛(l)D.复辟(p) 中肯(zhng) 颓丧(sng) 因为(wi) 解析:A.“形骸”的“骸”应读“hi”;C.“肯綮”的“綮”应读“qng”;D.“复辟”的“辟”应读“b”。答案:B2.找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吾以是狂而不信也。B.足之所履,膝之所踦。C.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善刀而藏之。解析:A.“狂”通“诳”;B.“踦”通“倚”;D.“善”通“缮”。答案:C3.选出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著作的一组( )A.邯郸学步 越俎代庖 涸辙之鲋 守株待兔B.揠苗助长 踌躇满志 鹏程万里 否极泰来C.望洋兴叹 对牛弹琴 得鱼忘筌 呆若木鸡D.待价而沽 鬼斧神工 螳臂当车 莫逆之交解析: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否极泰来出自周易;待价而沽出自论语子罕。答案:C4.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 )A.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C.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来源:高考资

3、源网 D.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解析:古今异义词:A.文章,花纹、色彩;今为单篇不长的作品。B.天理,天然的纹理、生理结构;今指天然的道理。固然,本来的样子;今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C.规矩,圆规和曲尺;今指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答案:D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后面对于其中依次所用修辞格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 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A.夸张 比喻 对偶

4、比喻 B.比喻 对偶 比喻 排比来源:高考资源网C.夸张 对偶 对偶 对偶 D.比喻 对偶 比喻 对偶来源:高考资源网 解析:“犹河汉而无极也”为比喻;“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为比喻、对偶;“乘云气,御飞龙”为对偶。来源:高考资源网 答案:D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68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5、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6.先秦诸子多喜欢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但一般以叙事为主,少有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加以文学描写的,而庄子是个例外。试找出文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举一例略加赏析。7.找出下列对本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是本文段的总领。 B.“依乎天理”就是顺应天道,庖丁正是因为掌握了天道,解牛时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的。C.古人常习惯用三、六、九、十、百

6、、千、万等数字来表示多的意思,但本文中的“三年”“十九年”却是实指。D.从庖丁解牛时有时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的描写可以看出,并非掌握了“道”就可以随心所欲,而是为了更好地顺应它。8.找出本文段中的成语,并说说它们在今天的用法。6.解析:赏析示例:“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是动作描写,也是神情态度的描写。“提刀而立”表示解牛结束。人们在做完一件比较重要的事之后往往会长舒一口气,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暗示,让自己放松下来。“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写出了庖丁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表示极其满意。“四顾”,顾什么呢?是在邀赏,就像今天的演员向观众邀取掌声一样,这里也有向旁观者炫耀的

7、意味。短短十四字,既写出了人物的外在形态,也写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变得有血有肉,简直就是一个性格很鲜明的文学形象了。参考答案:全段是庖丁说的话,是语言描写;“怵然为戒”是心理描写;“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是动作描写;“踌躇满志”是神情描写。7.解析:B.“天理”应为“天然的肌理”。答案:B8.解析:目无全牛:今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踌躇满志:今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游刃有余:今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参考答案: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用法略。(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911题。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

8、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选自秋水)9.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 )A.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 B.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来源:KC.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D.无几何,将甲者进。10

9、.找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A.我担忧道行不通达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很久以来就希望我的道行通达,然而我总是不得志,这是时运不好啊。B.我担忧贫穷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很久以来就希望我的道行通达,然而我总是不得志,这是时运不好啊。C.我担忧道行不通达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早就请求放我们通行,然而我还是不能够,这是时运不好啊。D.我避讳贫穷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很久以来就希望我的道行通达,然而我总是不得志,这是时运不好啊。11.

10、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这段文字中的孔子的表现是通达的,虽被围数日,仍在弦歌自娱。B.庄子以为“智”有大小,“用”有大小;而孔子以为“勇”也有大小,且能无惧于死亡的勇不是最大的英勇。C.孔子对自己“求通久矣,而不得”的结果耿耿于怀,但他认为这是命运使然,来巧妙地为自己的尴尬处境开脱。D.“何夫子之娱也”是倒装句,可译为“先生为什么还这样快乐啊”。9.解析:A.穷人,志不得伸、处境不顺之人,今指穷苦的人;B.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D.几何,多少,今指几何学。答案:C10.解析:穷,作不得志讲,不是贫穷;通,通达意,不是通行。答案:A11.解析:C.不是为自

11、己开脱。答案:C二、语言运用12.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仿写三个句子,填写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空白处,使语段文字上下内容和谐,语意连贯。 苏东坡的黄州经历,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灭寂后的涅槃,成熟于 ,这种成熟是一块淘去了浮砂后露出的磐石,是一棵刮走了枯叶后独立的老树;是一道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 ;是一份无需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是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对上下文文意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要注意对词句的打磨,答案要有文采。参考答案:一次苦难后的更生 一声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是一种不必张扬并不陡峭的高度我创新 我超越12.设想一下,如果课文中惠子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改成“子非鱼,怎知鱼乐否?”庄子还能像现在这样与他相辩吗?你是如何看待庄子的濠上之辩的?答案:略13.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弘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可以说,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的价值追求,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庄子所追求的“自由”,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自由”是否是同一范畴?二者到底有没有区别?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