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1123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考生请仔细阅读):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卷的答案答到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予评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某一制度:“这好比蜂巢,如果蜂巢只有一个大的六棱形,根本就不堪一击。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崩溃。”这里评述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

2、部制 D.行省制2.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A.积极拥戴周天子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3.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B. 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C. 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D. 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4.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3、;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国一体 B. 中央集权 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5. 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逐步放弃了“父兄故臣”的做法,通过“好用远人”、“弃亲用羁”而产生了一批“新臣”。这反映出A.统治秩序出现了严重混乱B.新兴地主控制了封国政权 C.诸侯国内部争权斗争激烈D.血缘宗法制逐渐走向崩溃6. 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当时政权特点是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B.官僚政治,唯才是用 C.贵族政治,政务繁杂 D.职责明确,各负其责

4、7.“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8.习近平在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强调“郡县治,天下安。我多次讲过,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C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9. 秦

5、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0.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南海郡相

6、当于他的封地11. 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变革是( )A. 郡国并行制度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察举制度12.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

7、是()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13. 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中央集权 B.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 减少决策失误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4.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5.根据所学知识,

8、如图所示表格空白处最合适内容当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16.周代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局面。后经秦并六国及楚汉争雄两大战事,没落贵族已难幸存。汉武帝正式确立察举之法策试以尽其才,天下士人受此鼓舞而竞相趋骛。由此可见,察举制() A.开创了士人政治的新局面 B.消除了门阀世族的根基 C.是士人入朝为官的唯一途径 D.赋予中正官极大的权力17.阅读下表(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的入学资格)。据此可知,宋代()学校名称 朝代 入学资格 国子学 唐朝 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 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 太学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八品

9、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四门学 唐朝 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宋制 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 A考试规模增加 B教育水平下降 C招生范围扩大 D官员人数提高18. 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重文轻武 B. 知人善任 C. 宋朝官员均为文人 D. 分化事权19. 宋初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B. 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

10、开支C. 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D. 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20. 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下的机构时指出,“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该政治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皇帝制2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A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B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C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D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22.元史百官志记载:“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记

11、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B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C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2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 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24.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

12、,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25.明代中后期地方上设立巡抚3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三司”则处于巡抚下属地位。上述举措有助于()A统一协调地方权力B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C削弱地方行政权力D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官制26. 从康熙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官员有密奏权,雍正时扩大到1200人。这反映了清朝A.君主专制的进

13、一步强化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对官员的监察和控制加强D.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完善27. 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该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 B.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 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 D.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28.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变革,其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强化,但也偶有特殊情况。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以国政,此宰相职也” B.“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C.“明成祖即位,特简解缙、黄淮直入文渊谓之内阁” D.“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29.“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30.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