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06262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黑龙江省鸡西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是把为社会培养优秀企业家为目标的大型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在全国创业者中具有广泛影响。B.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社会文明。C.奥地利科学家是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对云层中的降雨进行冷冻、收集、分析和提炼后得出上述结论的。D.4月12日,备受

2、关注的“上访妈妈”唐慧起诉湖南永州市劳教委案正式开庭,又一次引发了舆论对劳教制度,尤其是对因缠访闹访行为被劳教的拷问。2、下面四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日本安倍政府近期的荒唐行径,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_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_的那一天。时间真如_,刚刚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一百多天了。A休戚与共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白驹过隙B休戚相关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行云流水C休戚与共

3、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白驹过隙D休戚相关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行云流水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_,_,_,_,_,_,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AB CD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归旸,字彦温,汴梁人。将生,其母杨氏梦朝日出东山上,有轻云来掩之,故

4、名旸。学无师传,而精敏过人。登至顺元年进士第,授同知颍州事,锄奸击强,人不敢以年少易之。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至元五年十一月,杞县人范孟谋不轨,诈为诏使,至河南省中,杀平章月鲁帖木儿、左丞劫烈、廉访使完者不花、总管撒里麻,召官属及去位者,署而用之,以段辅为左丞,使旸北守黄河口。旸力拒不从,贼怒,系于狱,众叵测所为,旸无惧色。已而贼败,污贼者皆获罪,旸独免。明年,转国子博士,拜监察御史。及入谢,台臣奏曰:“此即河南抗贼者也。”帝曰:“好事卿宜数为之。”赐以上尊。已而辞官归,养亲汴上,亲既殁,家食久之。至正五年,除佥河南廉访司事,行部西京

5、,以法绳赵王府官属之贪暴者,王三遣使请,不为动。宣宁县有杀人者,蔓引数十人,一谳得其情,尽释之。沁州民郭仲玉,为人所杀,有司以蒲察山儿当之,旸察其诬,踪迹得其杀人者。山儿遂不死。八年,升左司员外郎。九年正月,转河西廉访使,未上,改礼部尚书。会开端本堂,皇太子就学,召旸为赞善。旸言:“师傅当与皇太子东西相向授书,其属亦以次列坐,虚其中座,以待至尊临幸,不然,则师道不立矣。”时众言人人殊,卒从旸议。十二年,除刑部尚书,十七年,授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明年,乞骸骨,侨居弘州。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三。(选自元史列传卷七十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山东盐司遣奏差至

6、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B. 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C. 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D. 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

7、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至正”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归旸的出生富有神奇色彩。他快出生时,母亲做了个奇梦,于是就给他取了个跟梦境有关的名“旸”。B. 归旸敢于抵制图谋不轨的杞县人范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称赞和赏赐,调任国子博士、监察御史等官职。C. 归旸担任河南廉访司佥事时,将赵王府中

8、贪暴官员绳之以法,赵王多次派人说情无效,反映出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性格。D.归旸担任赞善时,提出了皇太子老师与皇太子相向而坐、其他属员再依次列坐的建议,表现了他对师道的重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登至顺元年进士第,授同知颍州事,鉏奸击强,人不敢以年少易之。(2)沁州民郭仲玉,为人所杀,有司以蒲察山儿当之,旸察其诬,踪迹得其杀人者。(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杜甫房兵曹胡马一诗,完成89题。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注释】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

9、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青年时期。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骁(xio)腾:健步奔驰。1“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2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写鱼和鸟来表现洞庭湖盎然生机景象的两句是“ ,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通过侧面

10、描写表现萧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4)杜甫登高中“ , ”两句,写出作者在忧国伤时的困窘生活中白发多,身体弱。(5)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7分)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话说当时太尉喝叫左右,排列军校拿下林冲要斩。林冲大叫冤屈。太尉道:“你来节堂有何事务?见今手里拿着利刃,如何不是来杀下官?”林冲告道:“太尉不唤,怎敢入来?见有两个承局望堂里去了,故赚林冲到此。”太尉喝道:“胡说!我府中那有承局?这厮不服断遣!喝叫左右解去开封府,分付滕

11、府尹好生推问勘理,明白处决!就把这刀 封了去!”左右领了钧旨,监押林冲投开封府来。恰滕府尹坐衙未退。高太尉一干人把林冲押到府前,跪在阶下。将太尉言语对滕府尹说了,将上太尉封的那把刀,放在林冲面前。府尹道:“林冲,你是个禁军教头,如何不知法度,手执利刃,故入节堂?这是该死的罪犯!”林冲告道:“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小人虽是粗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为是前月二十八日,林冲与妻子到岳庙还香愿,正迎见高太尉的小衙内把妻子调戏,被小人喝散了。次后,又使陆虞候赚小人吃酒,却使富安来骗林冲妻子到陆虞候家楼上调戏,亦被小人赶去。是把陆虞候家打了一场。两次虽不成奸,皆有人证。次日,林冲 自买这

12、口刀,今日太尉差两个承局来家呼唤林冲,叫将刀来府里比看。因此,林冲同二人到节堂下。两个承局进堂里去了,不想太尉从外面进来,设计陷林冲,望恩相做主!”府尹听了林冲口词,且叫与了回文,一面取刑具枷索来枷了,推入牢里监下。林冲家里自来送饭,一面使钱。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亦来买上告下,使用财帛。正值有个当案孔目,姓孙,名定,为人最耿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做孙佛儿。他明知道这件事,转转宛宛在府上说知就里,禀道:“此事因是屈了林冲,只可周全他”府尹道:“他做下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问他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怎周全得他?”孙定道:“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府尹道:“

13、胡说!”孙定道:“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府尹道:“据你说时,林冲事怎的方便他,施行断遣?”孙定道:“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只是没拿那两个承局处。如今着他招认做不 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滕府尹也知道这件事了,自去高太尉面前再三禀说林冲口词。高俅情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准了。就此日府尹回来升厅,叫林冲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 量地方远近,该配沧州牢城。当厅打一面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钉了,贴上封皮,押了一 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监押前去。(1)、下面对文章内容

14、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文中第二段“分付滕府尹好生推问勘理,明白处决”一句可看出:一方面高太尉权势熏天,滕府尹对他屈膝顺从;一方面,滕府尹狐假虎威,与高太尉勾通陷害林冲。B、高太尉的小衙内多次调戏林冲的妻子,但都被林冲及时赶到而未得逞,于是高太尉便设计陷害林冲。C、孙定是个鲠直的人,十分好善,也特爱周全别人,他为了救林冲,才出主意把林冲刺配远恶军州。D、在孙定的刺激下,滕府尹转变了马上杀掉林冲的态度,再三向高太尉给林冲求情,高俅情知理短,碍着府尹的面子,这才答应不杀林冲。E、滕府尹从高俅处回来,当天就升堂开厅:判林冲打二十脊杖,又根据罪名,量出刺配地的远近,发配林冲沧州牢城。(2)、文中划线的句子“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一句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3)、林冲说是已被他人“设计陷害”,那么他人所施的计策是怎样的?(6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