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06226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湖北省鄂西北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无答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过去,人类只生活在一个空间里,一个由“长宽高+时间”构成的现实空间。现在人类又有了一个新的生活空间,叫“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个虚拟空间,但时至今日,其“虚拟性”已经逐渐减弱,与现实空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两个空间的重合度也越来越高。“互联网+”就是一个“空间大挪移”的魔术,把现实空间中的事情都搬到网络空间去做,看看哪些搬

2、得动、哪些搬不动,凡是能搬动的就都搬过去。有些事情也许只能留在现实中来做,有一些事情在网上能做得更好。 “空间大挪移”的魔术,使很多新事物出现,也使许多新职业悄然诞生。现在网上活跃着250余个中文“字幕组”,他们无偿为外国影视配加字幕,以便能让网民尽快看懂这些新片子。这些片子中字幕用简化字多还是用繁体字多,据说就看内地“字幕组”动作的快慢。虚拟空间并不虚空,实际上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三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达6.5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

3、1个百分点。半数以上中国居民已经成为网民,网络语言生活已经成为现代国人重要的语言生活。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语言技术发展的第四高峰。如果说之前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有声媒体的普及对人类的语言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互联网更是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语言。 根据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群划分为四类:一类是网络原住民,他们生下来就不是伴着报纸、广播、电视长大的,而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基本是90后,网络就像他们一个离不开的器官;第二类是网络移民,他们本来是看着报纸、听着广播、看着电视长大的,但觉得网络很好,宜于居住,就迁移到网络上来了;第三类是网络观光客,他们知道网络风光无限,有时间就到

4、网络上转悠转悠,但还是习惯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第四类是网络局外人,他们缺乏上网的技术和条件,比如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民族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 对于网络原住民,我们过去研究关注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有些忽视,对90后这一代人的特点和行为模式都知之甚少。但毫无疑问,新媒体是最活跃的媒体,更是年轻人的媒体,如果要建立起有别于传统媒体同时又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规范,还需要网络原住民的积极参与和科学设计。他们的创意将决定未来的网络方向,他们才是未来网络话语权的掌握者。(选自李宇明关注网络原住民,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网络空间是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空间,

5、它有别于“长宽高+时间”构成的现实空间,但是与现实空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B.“互联网+”就是一个“空间大挪移”的魔术,它催生了很多新事物和新职业,可见虚拟空间并不虚空,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C.互联网的出现时人类语言技术发展的第四高峰,它和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有声媒体的普及都对人类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D.新媒体是年轻人的媒体,网络原住民的创意决定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他们通过积极参与和科学设计建立起了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规范。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互联网+”能把现实空间中的很多事情都搬到网络空间去做,而且有些事情在网上能做得更好,这将大大提

6、高做事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B.现在网上活跃着很多无偿为外国影视配加字幕以便让网民尽快看懂这些新片子的中文“字幕组”,他们配加的字幕有简化字也有繁体字。C.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民规模庞大,半数以上的中国居民已经成为网民,这里的“网民”是指包括手机网民在内的所有网民。D.网络原住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最大,他们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具备上网的技术和条件,他们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看电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现在人类既生活在现实空间中,又生活在网络空间里,二者相辅相成,关联日益紧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将会因此更加便捷。B.中文“字幕组”配加字幕

7、,使用的简化字会越来越多,而繁体字会越来越少,因为内地的网民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且这一点将会越来越明显。C.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确实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也有一些人如西部农村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因缺乏上网的技术和条件,成为网络局外人。D.对于网络原住民,我们不但应多加研究关注,还需要调动他们对网络发展的创意表达与积极参与的热情,这无疑有利于新媒体的健康发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才女杨绛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便是杨绛的栖身之所。自197

8、7年搬进来,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整理钱钟书的学术遗物,笔耕不辍。在她身上,人们往往忘掉时间的残酷:101年无情而漫长,而她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也给人温暖求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1928年英文级史、1929年中文级史,都由她“操刀”。她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善吹箫,工昆曲。大学期间,自修法文,拜一位比利时的夫人为师,学了一口后来清华教授梁宗岱称赞不已的法语。求学清华时,一贯爱好文学的杨绛开始自己创作,备受任课教师朱自清的欣赏,她的第一

9、篇散文收脚印和第一篇小说璐璐,不用愁!都是被他推荐至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杨绛在清华没能拿到硕士学位,后陪钱钟书西方游学,也未攻读任何学位,但她一路旁听,一路自修,坐拥书城,遍读乔叟以降的英国文学,还不时和丈夫展开读书竞赛。两人回到家中无事,便对坐读书,还常常一同背诗玩儿,发现如果两人同把诗句中的某一个字忘了,怎么凑也不合适,那个字准是全诗中最欠贴切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钱钟书从昆明回上海后想写围城,杨绛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搞创作,闲时在陈麟瑞、李健吾等人的鼓动下,尝试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没想这位自称业余的剧坛新手“出手不凡”,第二年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时“引来阵阵

10、喝彩声”,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杨绛的父亲和姐妹一同去看了弄真成假,听到全场哄笑,问杨绛:“全是你编的?”她点头,父亲笑说:“憨哉!”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说:“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杨绛的翻译生涯最早追溯到清华读研时,一次钱钟书的老师叶公超请她到家里吃饭,饭后拿出本英文刊物,让杨绛译出其中一篇政论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她当时心想:莫非叶先生是要考考钱钟书的未婚妻?在此之前,杨绛的英文虽棒,也从未学过、做过翻译,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应考”。交稿时叶公超却连连称赞“很好”,推举发表到新

11、月杂志。从此杨绛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翻译的道路。她翻译的47万字的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受到朱光潜的高度称赞:我国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1958年,47岁的杨绛,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打算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1978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颁发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杰出贡献。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12、 )(4分)A.文章开头写到小区里只有杨绛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装修,除“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外,也表明杨绛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B.杨绛在东吴大学时已是有名的才女,不仅撰写了校史,也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C.文章引用夏衍的话表明了杨绛的才华并不输于钱钟书。D.叶公超让杨绛翻译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就是要考一考杨绛,而杨绛也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叶公超。E.杨绛之所以能够在文学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完全因为她有着过人的才华,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写杨绛求学时,老师给她的批语是“仙童好静”,“仙童”是指智力超群,“好静”是指其性格

13、,这是突出杨绛成功的主要因素。B文章写杨绛不时和丈夫展开读书竞赛的事,看似闲笔,实则用意很深,既写出了杨绛以读书为乐,也表现了他们夫唱妇随。C杨绛的父亲问杨绛“全是你编的”,得到杨绛的肯定后,又笑说“憨哉”,把其先不相信杨绛的才华,到由衷赞叹的心情表现出来了。D杨绛答非所问地回答邓小平的问话,表示在杨绛心里,堂吉诃德什么时候开始翻译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果的出现。6 本文除了正面描写,还多处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和父亲坐一条板凳孙道荣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

14、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家里没有椅子,只有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家里来了人,客人或者同村的男人,父亲会起身往边上挪一挪,示意来客坐下,坐在他身边,而不是让他们坐另一条板凳。让来客和自己坐同一条板凳,不但父亲是这样,村里的其他男人也是这样。让一个人坐在另一条板凳上,就见外了。工作之后,有一次回家,父子俩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闷头抽烟。烟雾从板凳的两端飘浮起来,有时候会在空中纠合在一起。而坐在板凳上的两个男人,却很少说话。与大多数农村长大的男孩子一样,我和父亲的沟通很少,我们都缺少这个能力。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我和父亲最多的交流,就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默默无语。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其说是一

15、种沟通,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仪式。父亲并非沉默讷言的人。年轻时,他当过兵,回乡之后当了很多年的村干部。村民有矛盾了,都会请父亲调解,主持公道。双方各自坐一条板凳,父亲则坐在他们对面,听他们诉说,再给他们坪理。调和得差不多了,父亲就指指自己的左右,对双方说,你们都坐过来嘛。如果三个男人都坐在一条板凳上了,疙瘩也就解开了。结婚之后,有一次回乡过年,与妻子闹了矛盾。妻子气鼓鼓地坐在一条板凳上,我也闷闷不乐地坐在另一条板凳上,父亲坐在对面,严厉地把我训骂了一通。训完了,父亲恶狠狠地对我说,坐过来!又轻声对妻子说,你也坐过来吧。我坐在了父亲左边,妻子扭扭捏捏地坐在了父亲右边。父亲从不和女人坐一条板凳的,哪怕

16、是我的母亲和姐妹。那是唯一一次,我和妻子同时与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在城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请父母进城住几天。客厅小,只放了一对小沙发。下班回家,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指着另一只沙发对父亲说,您坐吧。父亲走到沙发边,犹疑了一下,又走到我身边,坐了下来,转身对母亲说,你也过来坐一坐嘛。沙发太小,两个人坐在一起,很挤,也很别扭,我干脆坐在了沙发帮上。父亲扭头看看我,忽然站了起来,这玩意太软了,坐着不舒服。只住了一晚,父亲就执意和母亲一起回乡去了。后来妻子提醒我,一定是我哪儿做得不好,伤了父亲。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和父亲坐在一起吗?不是我不情愿,真的是沙发太小了啊。我的心,隐隐地痛。父亲健在的那些年,每次回乡,我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