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06191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_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共45分)一、(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哺育 杏脯 腹背受敌 返璞归真 B痤疮 挫折 厝火积薪 措手不及C脾脏 毗连 纰漏百出 蚍蜉撼树 D老妪 与会 卖官鬻爵 伛偻提携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贸然 闻过饰非 剑拔驽张 有则改之,无则加免B渲

2、泄 怵目惊心 兵慌马乱 是可忍孰不可忍C通宵 裨官野史 明火执仗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羸弱 计日成功 入不付出 人生如白驹过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D. 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夺得了汤姆斯杯,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3、。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B.巨能体饮平衡饮料作为竞赛指定饮料,将为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保持身体良好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C.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服务。D.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5.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盾卜之,兆绝而後好 毕礼而归之 B. 韩厥具以实告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C. 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4、 田忌欲引兵之赵6.下列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召有司案图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赵立奉璧来 而朔妇免身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公子与侯生决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衣以文葆 老弱罢于内 A B C D7.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拜为上卿 (授以官职)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冒犯) 盾卜之,兆绝而後好(断绝) 乃治灵公之贼 (治理) 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延续) 侯生摄弊衣冠(破旧的) 矫杀晋鄙(假托命令)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揣测,估计) 君弟重射(弟弟 )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射箭)A B C D8.下列句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5、 )A于是相如前进缶 B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 C至于成公,世有立功 D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9.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子必不绝赵祀 若幸而男 衣以文葆 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 晋景公疾 国人哀之 微君之疾 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 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为之祭邑 A. / / B. / /C./ / D. / / /10.下列选项文言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小人哉程婴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C求人可使报秦者 D甚矣,汝之不惠11.下列句子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

6、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B我国战国时代, “士”成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在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便招募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C在古代一般是尊右卑左的,如古人称大姓为“右姓”,称望族为“右族”,称高官为“右职”,称贵戚为“右戚”,成语有“无出其右”的说法。所以,在乘车时,尊者居右,御者居中,居于左位的叫“车左”。D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齐田单卒败燕军。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敝以伐燕,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乐毅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选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

8、也。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

9、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战国策,有删改)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报:答复B闲于甲兵 闲:同“娴”,熟悉C擢之乎宾客之中 擢:奖赏D离毁辱之非 离:同“罹”,遭受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敢为辞说

10、窃为大王不取也B不以禄私其亲 以勇气闻于诸侯C王若欲伐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D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相与枕藉乎舟中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B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C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D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历

11、史著作,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B燕惠王继位后中了齐国的反间计,怀疑乐毅,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作大将,在这种情况下,乐毅逃到了赵国。C乐毅认为古代的君子,在交往中决不会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即使含冤离开本国,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D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信主要称赞燕昭王的好处,这实际上委婉地表达了对燕惠王的不满。第卷(共105分)三、(27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敞以伐燕,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4分)(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4分)(3)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撠。(4

12、分)1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9分) 野 鹤 朱之蕃 劲翮凌风掠远游,一声清唳九霄闻。 注顶丹成迎日彩,昂身玉立出鸡群。(1)“一声清唳九霄闻”表现了野鹤怎样的特点?(4分) (2)同是写野鹤,“劲翮凌风掠远游”和“昂身玉立出鸡群”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5分)18.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吾所以为此者,_。(廉颇蔺相如列传)(2) _,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3)战士军前半死生,_。(燕歌行)(4) _,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5)身无彩风双飞翼,_。(无题)(6)溪云初起日沉阁,_。(咸阳城西楼晚眺)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古运河畅想曲巴桐伫立于姑苏寒山寺侧畔的枫桥上,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