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99054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20 六国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六国论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名词,弊病/名词,弱点、毛病;B项,动词,爱惜/动词,吝惜;C项,代词,有人/副词,或许;D项,均为连词,表因果关系,“所以”。【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内立法度,务耕织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吞二周而亡诸侯ABC D【解析】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形容词

2、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答案】C3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B、C、D三项均为被动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答案】A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师不必贤于弟子可谓智力孤危思厥先祖父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 BC D【解析】颠覆:推翻,摧毁,灭亡。 胜负,胜利和失败;存亡,存续和灭亡。这些词的古今意义都是相同的。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不必:古义,

3、不一定;今义,不必要。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祖父:古义,泛指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其实: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答案】D5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次数),存亡之理B六国互(相互)丧,率赂秦耶C洎牧以谗(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D思厥先祖父,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解析】A项,“数”,天数、命运。B项,“互”,交互、相继。C项,“谗”,别人的谗言。【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六国论苏辙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

4、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

5、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蔽山东之诸侯蔽:遮掩,庇护B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重:重要C委区区之韩、魏 委:舍弃D而韩、魏乘之于后 乘:古代四马一车【解析】D项,乘:追逐,追击。【答案】D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

6、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介词,替/动词,治理;B项,介词,和/动词,亲附、亲近;C项,连词,所以/形容词,旧的;D项,均为动词,能够。【答案】D8全都属于“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原因的一组是()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背盟败约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ABC D【解析】句是说诸侯应该加强与韩、魏的团结。【答案】B9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说的韩、魏,韩、魏之所以

7、“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各国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吸取历史教训。【解析】D项,苏洵的六国论采用借古讽今的方法,苏辙的没有采用。【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译文:(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

8、不折而入于秦哉?译文:【答案】(1)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国和魏国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2)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参考译文】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服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

9、建议收服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国和魏国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

10、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

11、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11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符合语境,句式相近。面对误解和非议,要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成甘醇的饮料慢慢品尝,这是一种坦然与宽容;面对失败与挫折,_,_;面对烦恼与忧愁,_,_。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你勇于微笑;烦恼和忧愁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解析】仿写不仅要追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仿写时要注意,写出的句子在内容上要符合语境;在句式(要学着把当成,这是一种)、语言风格上都要与供仿句相近。【答案】要学着把悲伤的眼泪当成精美的珍珠精心收藏这是一种自信与乐观要学着把哀婉的曲调变奏为恬淡的乐章细细品味这是一种平和与释然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