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94764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 2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概况概况 本期债券概况本期债券概况 本期债券为 2018 年宁波银行拟发行的第二期 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人民币 80 亿元。本期债券为 3 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将根据簿记建档、集 中配售的方式确定,一经确定即在债券存续期内固 定不变;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逾期不另 计利息。本期债券每年付息一次,于兑付日一次性 兑付本金,本期债券的付息和兑付将通过托管人办 理。 本期债券性质为公司的一般负债,遇破产清 算,其偿还顺序居于发行人股

2、权、混合资本债券以 及长期次级债务之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 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时,在支付清算 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后,应当优先 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即遇公司破产清 算,本期债券在清偿顺序上应次于个人储蓄存款的 本金和利息,与发行人吸收的企业存款和其他负债 具有同样的清偿顺序。 募集资金募集资金用途用途 本期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优化中长期资产 负债匹配结构,增加稳定中长期负债来源并支持新 增中长期资产业务的开展。 发债主体概况发债主体概况 宁波银行组建于 1997 年 4 月,是在宁波市原 有 17 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1 家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 社及挂靠城市信

3、用合作社联合社的 4 个办事处的基 础上经过重组改制而成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最初的 行名为“宁波城市合作银行”, 1998 年 6月更名为“宁 波市商业银行”,2007 年 4 月再次更名为“宁波银 行”。2006 年 6 月,华侨银行以境外战略投资者身 份参股宁波银行,以每股 2.28 元认购该行 12.2%的 股权。2007 年 7 月 19 日,宁波银行在深圳证券交 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截至 2017 年末,宁波银行注 册资本为 50.70 亿元。 截至 2017 年末, 宁波银行共有员工 12,317 人, 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占比约 96%。 营业机构317 家, 其中宁波地区支行 197

4、 家(含总行营业部 1 家、一 级支行 18 家、二级支行 129 家、市区社区支行 34 家、县域社区支行 15 家) ,在上海、杭州、南京、 深圳、苏州、温州、北京、无锡、金华、绍兴、台 州和嘉兴 12 个地区设有分行,下辖机构 106 家。 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宁波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各分 行区域初步站稳脚跟,品牌影响力逐步建立,各分 行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提升多元化金融服 务能力,目前宁波银行持有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1.49%的股份, 注册资本 2 亿元, 同时于 2015 年 5 月全资设立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 亿元。以上两家非银机构自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良 好,与

5、母公司在客户综合经营、产品组合营销、业 务联动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使得该 行盈利来源更加多元。 宁波银行目前开展的各类业务主要有各类存 款、贷款、证券投资、同业存放及拆放业务以及结 算、代理等等。截至 2017 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 10,320.42亿元,所有者权益 572.06 亿元, 各项存款 余额 5,652.54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3,462.01 亿元, 2017 年度实现净利润 93.56 亿元。 运营环境分析运营环境分析 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内改革效果继续显现 背景下,2018 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但经济运行结 构性矛盾仍存,内外约束加大,生产需求两端均存 在放

6、缓隐忧,全年下行压力将大于 2017 年。不过, 民间投资回暖及新动能较快发展等因素增强了经 济韧性,中国经济企稳基调并未改变。 图图 1:中国:中国 GDP 增速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季度,GDP 同比增长 6.8%,与去年三、四 季度持平, 但低于去年同期 0.1 个百分点; 名义 GDP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 3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同比增长 10.2%,较去年底回落超过 1 个百分点。 从生产端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与制造业增长走势分 化,采暖季环保限产措施结束并没有带动

7、工业增加 值回升,制造业同比走弱。从需求端来看,基建投 资增速同比回落超过 10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持 续低迷,房地产投资逆势回升、民间投资回暖依旧 难以阻挡投资增速下行趋势;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计算的消费弱于去年同期;进口虽然平稳但出口 在 3 月份再现负增长,带动一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重回负区间;新增社融较去年同期出现明 显收缩,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现走弱迹象,但一季度 资金面较为宽松,债券融资回暖带动直接融资回 升,宏观控杠杆背景下居民部门人民币贷款同比收 缩,居民部门降杠杆初见成效。从价格水平来看, CPI 虽然在 2 月份出现较大幅度攀升但 3 月份再次 回落,PPI 涨幅持

8、续收缩,通胀担忧减弱。总而言 之,一季度经济开局平稳中隐忧已现,其发展势头 值得高度关注。 后续宏观经济走势面临四方面不确定性。 一是 春节假期因素的消退、采暖季限产措施的结束并没 有带动生产如期回升,终端需求回暖存疑,后续工 业增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二是投资面临多重制 约:地方政府债务监管趋严加压基建投资,制造业 投资面临去产能力度边际减弱和国企去杠杆的双 重制掣,主要由土地购置费带动的房地产投资的快 速增长对 GDP 的拉动作用有限。三是居民部门杠 杆率攀升、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将制约消费增长与升 级。四是出口面临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人民币汇率 总体上扬、全球经济回暖势头放缓等多方面挑战。 展望

9、 2018 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内外“双重 约束”带来的下行压力。从内部环境看,地方政府 债务监管趋严给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带来较大压 力。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势头 减弱,贸易摩擦升级,外部需求下滑,前期外需的 改善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全球资产泡沫同步化, 国际金融风险加大。但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经 济运行中,民间投资回暖势头明显,新动能持续保 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韧性仍存,中国经济企稳基 调仍未改变。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内外环境的变化,宏观调控 政策有所微调,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下,今年 以来央行推出 CRA 并两次结构性降准。但稳增长、 防风险 “双底线” 思维未变, 宏观

10、政策 “稳中求进” 。 4 月 23 日政治局会议重提扩大内需, 以保持宏观经 济平稳运行,为风险防范、结构调整与改革开放提 供良好环境;此次政治局会议还强调了推动信贷、 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同时 4 月初召 开的中央财经委首次会议明确“结构性去杠杆”思 路,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去杠杆作为重点,防风 险继续走向纵深,思路进一步清晰;此外,支持海 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措施释放了深化改革开 放的强烈信号,对外开放有望获得进一步推进。 中诚信国际认为,2018 年防风险、促改革有望 取得进一步突破,社会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中 国经济增长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银行业发展趋势银行业发

11、展趋势 中诚信国际对中国银行业维持“稳定”展望。 2016 年,金融安全与风险防控上升到了空前高度, 旨在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资金“脱实向虚” 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在 2016 年 正式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合意贷款管理 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 ,MPA 已成 为央行“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金融 调控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MPA 评估一改过去 央行针对表内合意贷款规模的数量控制模式,而将 数量型调控内涵向类信贷资产规模和金融杠杆控 制延伸,更加注重调控实质,有益于减少资金在金 融体系内空转,从宏观层面降低金融杠杆,引导银 行回归本业。在杠杆高

12、企、隐性风险不断积累的背 景下,2017 年 3-4 月,银监会针对同业和投资业务 接连颁布 7 道监管文件,产生广泛的市场影响,尤 其部署开展“三违反” 、 “三套利” 、 “四不当”的专 项治理工作,掀起了全国范围监管检查风暴,其中 “三套利”重在检查同业、投资和理财业务,针对 跨市场、跨行业交叉性金融业务中杠杆高、层层嵌 套、链条长、隐性担保等问题,内容涵盖大多数监 管套利行为; “四不当”专项治理要求针对同业、 理财、信托等业务中不当交易进行检查,重点包括 资本计提和拨备计提的合规性等。监管力度空前加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第二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 4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

13、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强对银行业违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有益于引导商 业银行合规审慎经营,引导商业银行资金业务回归 本源,防控系统性风险。 近年来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负债规模持续扩张。 2017 年以来,在一系列防风险降杠杆措施影响下,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长放缓趋势明显,截至 2017 年 6 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同 比增速降至 11.41%,总负债同比增速降至 11.33%。 整体来看,银行业资产负债仍以存贷款为主,但资 产结构趋向多元化,投资资产占比上升,负债来源 不断拓宽,对市场资金依赖度上升。资产负债结构 的变化和理财业务

14、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银行提升收 益水平,但增大了风险管理难度。宏观审慎监管的 加强和微观上对于信贷资产及同业投资理财运作 风险检查的持续推进将有助于缓释系统性风险,引 导银行回归业务本源,专注于主业及服务实体经 济,开展有效的信贷投放和适当的资金运作,并促 进理财业务回归其资产管理的本质。 2017 年以来银 行业资产负债扩张速度整体有所放缓,结构较上年 底基本保持稳定,理财产品余额特别是同业理财余 额有所下降。 银行业近年来存贷款利差收窄明显。 经历 2012 年中至 2015 年末的降息周期,贷款利率整体平稳 下行,随着贷款利率重定价过程陆续结束,2017 年 上半年贷款利率有所回升。从融资角

15、度来看,自存 款利率浮动上限取消后,央行对存款上浮空间窗口 指导短期内持续存在,且基于银行便捷的结算渠道 以及企业和居民日常收付结算需求,整体存款成本 相对稳定。银行普遍通过加大杠杆运作以对冲存贷 款利差收窄对盈利的影响,但 2016 年三季度以来 市场利率中枢上移,同业资金成本上升压缩盈利空 间, 加剧息差下滑态势。 根据银监会公开数据, 2016 年银行业净息差为 2.22%,较 2015 年下降 0.32 个 百分点;2017 年上半年净息差为 2.05%,较 2016 年进一步下降 0.17 个百分点。 近年来银行计提拨备 的力度普遍较大,成为影响银行盈利的重要因素, 2016 年拨备

16、对利润的侵蚀作用仍然不小。 银监会公 开数据显示, 2016 年全年银行业共实现净利润 1.65 万亿元,较 2015 年增长 3.54%,增速较 2015 年提 高 1.11 个百分点,全行业资本回报率为 13.38%; 2017 年上半年全行业实现净利润 9,703 亿元,较 2016 年同期增长 7.92%,盈利增速呈现低位企稳回 升趋势。 商业银行经历多年不良贷款持续暴露后,资产 质量显现企稳迹象。截至 2016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 贷款余额为 1.51 万亿元,较 2015 年末增加 2,378 亿元,增幅已明显下降,年末银行业不良率为 1.74%, 较 2015 年末小幅上升 0.07 个百分点; 2017 年 6 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 1.64 万亿元, 不良率与年 初持平。2016 年末和 2017 年 6 月末银行业平均拨 备覆盖率分别为 176.40%和 177.18%。不良数据企 稳一方面来自于核销、重组等方式处置和压降,另 一方面也与宏观经济企稳态势息息相关。不良资产 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