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82752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铭记党的历程,严守党的纪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铭记党的历程 严守党的纪律党课讲稿 镇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史昌友同志们:根据县委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为干部职工上一堂党课。在此,我就“铭记党的历史,严守党的纪律”为主题,和同志们交流讨论,与大家共勉。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都知道,近代的中国是一个两半社会,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两大任务中,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2、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解决前一个任务,中国近代史上的各个阶级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自强也好、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也好、旧式的农民战争也好、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暴力的民主革命也好,虽然慷慨激烈,却由于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方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历史雄辩地证明,时代变了,国情不同,欧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在近代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以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就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1921年7月23日,各地

3、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大会,即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名称,通过了党的纲领,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3名党员,时隔95年,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壮大,生命力之旺盛可见一斑。但是,党不是历史的宠儿,在她成立后的几十年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磨难和考验, 最大的就有三次。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它们依次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第一次转折性会议:八七会议 1、召开背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

4、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2.召开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 主观上,是共产党自身的原因。其一是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其二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3.转折的标志:八七会议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

5、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停止陈独秀的总书记职权,成立了由周恩来、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李维汉组成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务。五人委员会随后决定:在武汉政府的军队中筹划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组织秋收暴动,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新的斗争策略。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这是在革命遭受失败的关头,为审查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革命方针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八七”会议前夕,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必须确定在新的形势下所应采取的方针、路线、政策,必

6、须对过去的斗争进行总结,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这是关系到一个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4.意义: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二)第二次转折性会议:遵义会议1、召开背景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

7、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2、会议原因: 首先,有群众基础。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已达4年之久,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特别是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使党和红军的许多领导人和广大干部战士认识到,第五

8、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战略转移中遭受的挫折,是排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于是强烈要求改换领导,改变军事路线。其次,领导层的分化。有几个领导人从左倾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尤其明显地是张闻天和王稼祥。毛泽东在行军途中对王稼祥、张闻天及一些红军干部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向他们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开始以来中央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得到他们的支持。周恩来、朱德与博古、李德的分歧越来越大,也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3、会议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 “围剿”的经验教训。(三)第三次转

9、折性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会议背景 1、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并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2、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3、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当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最后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明朗化。二、主要内容 思想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10、,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三、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

11、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所以,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是不可能完成这个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所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二、严守党的纪律严明党内规矩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史证明,党的纪律是党赖以建立、生存和

12、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我党始终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进一步从严治党和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指明了方向。 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建党之初,党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将其作为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九十多年来,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使命,恪守党的纪

13、律,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正因为有铁的纪律,才有钢铁一样的队伍,使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按党内规矩办事,就能贯彻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成为人民满意的党员干部。值得警醒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入党誓言,无视党的纪律,不守党内规矩,自我欲望膨胀,放松自我约束,最终一步步滑向腐败变质的泥潭,陷入违法违纪的深渊,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和信任,给党的事业、人民利益造成损害,留下深刻而惨痛的教训。 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党面临着

14、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党内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重视党的建设,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只有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高悬规矩戒尺,才能不断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加强纪律建设,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党章的学习,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从严治党的基础加以强化,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决不允许各行其是、阳奉阴违,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保持与党中央高度

15、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党的统一。 思想觉悟不会自然提高,党性修养也不会自然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心存敬畏戒惧,把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转化为日常行为重要规范,不断增强行为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党组织信任、人民群众信赖的合格干部。 党风影响政风,政风带动民风。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怎么样,领导干部的作用非常关键。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必然形成“破窗效应”,带坏一些干部,污染一方水土。只有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守纪律、讲规矩,才能以上率下、从者如流,使自觉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蔚然成风。严守党纪、严明党规检验

16、治党成效,体现历史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把党纪党规变成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转化为广大党员自觉践行的行为规范,我们党必将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上不断书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篇章。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