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82339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5.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16 热学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考法3,考法2,考法1,考法4,方法1,A.考点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C.能力大提升,方法2,考点3,方法3,考情精解读,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温度、内能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气体实验定律 ,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理想气体 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饱和蒸气压 相对湿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单位制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考纲解读,

2、命题趋势,命题规律,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考纲解读,命题规律,命题趋势,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考纲解读,命题规律,命题趋势,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返回目录,1.热点预测 在新课标省区的高考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只在选考题部分出现,考查的知识不会面面俱到,重点考查分子动理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知识,分值为15分. 2.趋势分析 预计在2018年高考中,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及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为主.,命题趋势,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考点全通关,考点1 分子动理论、内能,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3)分子的大小

3、一般无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 m. 一般无机分子质量的数量级约为:10-26 kg. 测量方法:单分子油膜法. (4)阿伏加德罗常数:指1 mol的任何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微粒个数,用符号NA表示,NA=6.021023 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 (5)常用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4)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比较,物理 专题十六

4、 热学,继续学习,通关秘籍 扩散现象直接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且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等任何两种物质之间.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微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布朗运动中的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如图所示. (1)当r=r0时,F引=F斥,F=0; (2)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F引F斥,F表现为引力; (4)当r10r0(10-9 m)时,

5、F引和F斥都已经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F=0). 名师提醒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分子力是二者合力的表现.,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二、内能 1.分子平均动能 (1)分子平均动能是指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2)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是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它随着物体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为: (1)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r的增大,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2)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r的减小,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

6、(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可为负值(因为可选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参考点); (4)分子势能曲线如图所示.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指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摩尔数). 通关秘籍 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与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有关;在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间距及分子个数有关.物体的内能永远不为零.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在没有热交换的情况下,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即有U=W.,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2)热传递:在没有能量转化或转

7、移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即有U=Q. 通关秘籍 从运动形式看,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间的转化;热传递则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是发生了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转移. 从能量角度看,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物体内能间的转化;热传递则是内能在物体之间或者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的转移.,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2.实验器材 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实验步骤 (1)用稀酒精溶液及清水清洗浅盘,充分洗去油污、粉尘,以免给实验带来误差. (2

8、)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油酸1 mL,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500 mL刻度线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充分溶解在酒精中,这样就得到了500 mL含1 mL纯油酸的油酸酒精溶液. (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n时的滴数n. (4)根据V0=V_n/n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0.,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返回目录,4.注意事项 (1)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在1 cm之内,当针头靠水面很近(油酸未滴下之前)时,会发现针头下方的粉层已被排开,这是由于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

9、,不影响实验效果. (2)待测油膜面扩散后又会收缩,要在油膜面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第一,水面受油酸液滴冲击凹陷后又恢复;第二,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 (3)当重做实验时,将水从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在这侧边缘会残留油酸,可用少量酒精清洗,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这样做可保持盘的清洁. 5.误差分析 (1)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由于油滴大小不一、体积读数等造成误差; (2)油膜是否完全展开形成误差; (3)描画油膜轮廓及计算面积形成误差.,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考点2 固体、液体和气体,一、固体 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两类.,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通关秘籍 单晶

10、体是一个完整的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是由很多小晶体(称为晶粒)杂乱无章地排列组成的,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因而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关键在于判断有无确定的熔点,而不能靠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来判断. 二、液体 1.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1)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 (3)分子的热运动特点表现为振动与移动相结合.,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2.液体的表面张力,3.液晶及其物理性质 物质通常呈现固态、液态或气态.许多有机化合物可以呈现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物质,一方面像

11、液体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特定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人们把物质的这种状态叫作液晶态,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叫作液晶. (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2)液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3)在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三、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很小,分子间的距离很大,除碰撞外不受力. (2)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表现出“ 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 (3)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 (4)温度一定时,某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是确定的,速率的平均值也是确定

12、的.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2.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T或t) 物理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是 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物理 专题十六 热学,继续学习,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关系 两种温标温度的零点不同,同一温度用两种温标表示的数值不同,但它们表示的温度间隔是相同的,即每一度的大小相同,t=T. 两种温标的关系: T=t+273(K). (2)体积(V) 指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即气体所能充满容器的容积. (3)压强(p) 产生原因: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作气体压强. 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度.,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