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7611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5月月考 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15届高三历史5月月考试题 第卷(选择题 44分) 2015.5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漠 B专制王权强大C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家族宗法观念浓厚2.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区别最大的是:A中央机构的设

2、置 B皇帝权力 C地方制度 D根本目的3.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 D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4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工商业市镇兴起C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 D农产品日益商品化5.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

3、论文。下列材料不能作为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C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D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6.“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A洋务运动 B维新改良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7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4、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D.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8.据统计19121913年,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C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9.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B是欧风美

5、雨作用的产物 C体现了历史的不断进步 D昭示了国人的文明程度10.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 A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民主政治 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C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 11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革命斗争,这一时期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C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D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12.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

6、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有: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A B C D13.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7、参加日内瓦会议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4.“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反映了罗马法的本质内涵是民主精神B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C体现了罗马法依照法律进行判决的原则D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15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普选制 B渐进性 C法制化 D反封建性16某同学制作了“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个错

8、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7.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18“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的历史现象是: A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

9、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多边主义 B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D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20.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 这一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21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10、”,你认为这一理论应该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22.下边的艺术作品中,从创作风格看,最早受到近代科技成就影响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B老人与海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第卷(共56分)23.(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人民日报刊登了 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

11、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2)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0分)(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请你较为全面、客观的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

12、。(5分)(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24、(22分)欧洲,曾经的世界中心,今天仍是影响世界的主要经济政治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

13、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1)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的哪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3分)(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

14、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其“修正”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11分)25、(10分)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