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75807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人际交往心理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罗姆B.马斯洛C.亚当斯D.修茨2.“我的儿子真是又聪明又可爱”,反映了态度的( )A.社会性B.具体性C.协调性D.情感性3.在交谈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的一方看成是主动积极的,这种偏见称为( )A.自我服务偏见B.显著性偏见C.行为中心偏见D.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偏见4.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

2、待称为( )A.控制源B.归因模式C.自我定型D.个性范式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_的关系。( )A.稳定B.肯定C.相反D.以上都不对6.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行为的方式是( )A.计数法B.日记描述法C.计量法D.轶事记录法7.阿希范例的研究结果是由于个体受到了_的影响。( )A.群体性压力B.社会性压力C.规范性压力D.信息性压力8.我们喜欢让自己得到超过付出的人是因为( )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相等理论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形式属于( )A.接近-接近型B.接近-回避型C.回避-回避型D.双重接近-回避型10.“冲突的螺旋式上升”产生的前提是( )A.单方

3、有权威胁B.单方不妥协C.双方有权威胁D.双方不沟通二、判断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1分,共9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人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2.霍桑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纳与他的学生在1927-1932年间做的。( )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认知失调程度随着差异性认知重要性的减少而增加。( )5.韦纳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在、不可控的归因结果。( )6.牢骚是群体舆论的一种心理表达形式。( )7.结群的需求是一种人类与高级动物才有的社会现象。( )8.冲突不一定产生消极的结果。( )9.归因偏见只是存在

4、于少数人身上的现象。(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_过程中形成的_关系。2.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两步来实现的,即_到_。3.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_的_掌握。4.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主要有:_、_和冲突的强度。5.人际冲突可以分为_和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内化2.隐含的个性理论3.折扣原则4.双重接近-回避型5.社会两难情景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2.简述影响认知失调的因素。3.简述贝姆的自我知觉理

5、论4.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5.简述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2.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罗姆B.马斯洛C.亚当斯D.修茨2.按照情感体验来分,态度可以分为( )A.正性的态度与否性的态度B.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C.肯定

6、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D.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3.一旦我们对他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之后,就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种效应称为( )A.先入为主效应B.以偏概全效应C.光环效应D.定型效应4.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成为( )A.控制源B.归因模式C.自我定型D.个性范式5.认为情绪的发生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观点的提出者是( )A.坎农-巴德B.詹姆斯C.沙赫特和辛格D.阿特金森6.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称为( )A.自我归因B.自我控制C.自我定型D.印象管理7.以下不属于牢骚的特点的是( )A.现实针对性强B.

7、宣泄性大C.认识的片面性D.情绪性强8.我们喜欢让自己得到超过付出的人是因为( )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相等理论9.提出利他行为的模仿理论的学者是( )A.威尔逊B.洛伦茨C.拉塔内D.班杜拉10.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取向是( )A.发展理论B.互动理论C.公平理论D.行为理论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注意交流融合。( )2.先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这种沟通模式称为Y式传递。( )3.个体的态度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4.认知失调程度随着差异性

8、认知重要性的减少而增加。( )5.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而根据特殊的信息作出归因。( )6.消极的强化会减少个体的行为发生次数与频率。( )7.当人们与自我暴露水平比较高的人在一起时,最可能选择退缩。( )8.结群的需求是一种人类与高级动物才有的社会现象。( )9.个体高度介入时容易产生自我服务的偏见。( )10.帮助别人的人往往心情更好一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包括_、情感成分和_。2.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成败的归因结果主要有能力、_、运气和_四种。3.自

9、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_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是美国心理学家_认为的个体最高的需要层次。4.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主要有:_、_和冲突的强度。5.减少失调的方法是改变认知、_和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通俗心理学2.睡眠者效应3.行为中心偏见4.双重接近-回避型5.自我控制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态度的功能。2.简述习得无助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3.简述影响社会助长或干扰的主要因素。4.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5.简述人际冲突的原因。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0、。2.试述如何根据印象形成的效应来树立自己的积极形象。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罗姆B.马斯洛C.亚当斯D.修茨2.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的态度功能是()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3.认知失调理论是五十年代由_提出的。()A.海德B.罗杰斯C.费斯汀格D.科尔伯格4.“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这种观点体现了个体的

11、()A.自我障碍B.自我实现的预言C.习得无助D.自我服务偏见5.认为情绪的发生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观点的提出者是()A.坎农-巴德B.詹姆斯C.沙赫特和辛格D.阿特金森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强化的主要方式?()A.积极的强化B.消极的强化C.中性的强化D.厌恶形式的强化7.我们喜欢让我们感到情感满足,心情愉快的人是因为()A.强化B.相互作用C.得失理论D.吸引8.当很多人在场时,个体的利他行为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9.提出利他行为的模仿理论的学者是()A.威尔逊B.洛伦茨C.拉塔内D.班杜拉10.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对于交往结果满意的程度可以用_表示。()

12、A.抱负水平B.比较水平C.预期价值D.效用-价值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是注意交流融合。()2.将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是集中型的沟通传递。()3.态度具有社会性、稳定性、相对性。()4.自我表现是个体有意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5.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而根据特殊的信息作出归因。()6.自我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以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7.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流行、风靡、时狂。()8.人际吸引的得失理论是由梅

13、特提出的。()9.个体高度介入时容易产生自我服务的偏见。()10.自我服务偏见长期以来对个体是不利的。()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包括_、情感成分和_。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认知、_和_。3.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主要有_和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通俗心理学2.自我障碍3.显著性偏见4.利他行为5.合作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态度的功能。2.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3.简述印象管理的不同理论。4.简述影响自我暴露的相关因素。5.简述人际冲突的原因。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4分,第2小题15分,共29分)1.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2.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