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75017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问题与对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服装行业的对外贸易面临的最新问题域对策摘要:服装行业是制造业高度发达、伴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制造业内生需要而催生的产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服装行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服装行业加速发展”。大力发展服装行业不仅是引领和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撑制造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服装业是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突出强调的重要发展业。本文立

2、足于广东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服装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服装行业与广东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促进广东服装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对策建议。第一,论述服装行业的概念以及分类;第二,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第三,对现阶段广东省服装行业总体发展现状做了一个概括并提出广东省服装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广东省服装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对策建议;最后,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关键字:服装行业;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思路;对策目 录一、绪论3二、广东省服装出口现状分析4(1)出口额、出口价格指数和利润指数增长相悖,出现贫困化增长4(2)出口市场结构较为单一,

3、加剧自相竞争5(3)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6(4)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夸大中国要素的出口能力6三、广东服装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7(1)广东省服装行业总体对外贸易发展现状7(2)广东省服装行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9四、广东省服装行业发展的对策11(1)加大服装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11(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12(3)拓展融资渠道12(4)培养,谋求人才13结论13参考文献14一、绪论随着生产的细化和技术创新,服务业的生产领域的进步飞快,特别是对某些类型的服装服务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发展部分,并开始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间消费,工业生产服务,为加工行业提供

4、更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推进器”,使该行业繁荣发展,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同时更新过程增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外国的科学家在服装行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层面上,或者简单的统计分析水平,利用计量经济方法对工作缺乏实证分析。而国内学者也开始后期制作服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研究仍处在在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吸收。近年来,随着精细化和技术创新的生产部门的发展,特别是在服务行业中的某些类别的产品服务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发展的部分。国际服务贸易开始迅速增长,而工业货物贸易,世界经济开始的趋势显示了“工业经济”中的“服务经济”结构,突出了服务部门的业绩快速发展

5、,是对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的重要标志。总体而言,全球范围来看,在国家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值从56提高到63,同时也成为吸引就业的重要经济部分。 服装行业对经济增长重要的推动力作用,不仅使得西方学者对服装行业的研究日益增加,也引起了广东和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广东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装行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服装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篇是营造环境、以推动服务

6、业大发展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服装行业,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服装行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服装行业加速发展。” 服装行业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如此重视,首先是因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深化分工和提高效率,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次服装行业发展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和升级具有关键意义:第三,服装行业的发展为经济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然而中国目前服装行业发展滞后,产品价值低,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己经成为一个事实。 目前,广东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并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实现国务院

7、关于支持广东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阶段性经济目标以及实现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就急需发达的服装行业提供强大的支撑,从而广东服装行业的发展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二、广东省服装出口现状分析(1)出口额、出口价格指数和利润指数增长相悖,出现贫困化增长广东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地区,接受了大量国外转移的服装加工能力,成为全国最大服装加工基地,产量占全国的30%,规模以上服装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2%。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发展服装加工业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广东三资服装企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1997年

8、服装销售收入约占全国14的广东省利润仅占全国的7.6%;销售利润率全国为2.38%,而广东仅为0.77%。入世后,以外向型为主导的广东省服装工业在出口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03年1-8月份广东服装业销售利润率也仅为0.9%,销售利税率为2.58%,在东部五省一市和中部五省中均处于最低位置,而销售成本率则处于前列,高于中部五省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最先靠外加工崛起的广东省的加工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只能作为品牌营销中心谋求发展,服装加工业向中西部转移势在必然,广东省服装纺织品出口业正呈现贫困化增长的趋势。据2006年广东省年鉴统计,2005全年九大工业产业完成增加值6108.45

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77.2%。其中,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1398.74亿元,增长21.7%。从统计数据可知,广东纺织服装品2004年出口额是178.27亿元,2005年出口额是2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4%。2005年广东省服装产量绝对数38.11亿件,比上年增长14.4%。但是广东服装类价格总水平增长幅度却是逐年下降的,由2004年的-0.9000下降到2005年的-1.1000。2006年1-10月利润率是1.69%,同比-3.02%负增长,位于全国较低的位置。据广东省统计信息网统计,2006年1-5月广东进出口总额476

10、3.7亿美元,超过上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800。其中出口2720.6亿美元,增长28.800,进口2043.1亿美元,增长19.80k。贸易顺差继续增加,1-5月实现贸易顺差67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0.23亿美元。据中国纺织网统计,从全国范围来看,2006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9.52%,其中:服装出口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3.67%;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72%;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3.97%;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1.42%。我国服装出口395.27亿美元,数量为1

11、23.61亿件,同比分别上升27.66%和27.7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占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的61.73%,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9.22%。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出口186.47亿美元,数量达39.91亿件,同比分别增长19.75%和8%;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金额181.69亿美元,出口量为83.71亿件,同比分别增长42.37%和36.96%。总体来看,棉制服装、化纤制服装、毛制服装出口金额大幅上涨;丝制服装出口金额持续呈现负增长。2006年上半年出口服装平均单价为2.65美元,同比上升了1.92%,其中,丝制服装、毛制服装、棉制服装出口单价均有提高,化纤制服装出口单价下降了5.62%。针、梭

12、织服装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有大幅增长,但梭织服装增幅远低于针织服装增幅。梭织服装平均出口单价微升,幅度为5.04%;针织服装出口单价回升,升幅为6.67%。(2)出口市场结构较为单一,加剧自相竞争据广东省统计局2004年统计数据,从出口市场看,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与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额745.23亿美元、美国547.17亿美元、日本409.44亿美元、欧盟395.24亿美元,长25.8%、22.8%、18.3%、29.5%和21.9%。对香港、322.93亿美元,分别增东盟的出口额达1640.90亿美元,增长24.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丁美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

13、增速均超过30%。 2005年从进出口市场看,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与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额899.1亿美元、美国660.3亿美元、欧盟489.1亿美元、日本441.0亿美元、东盟369.0亿美元,分别增长20.6%、20.7%、23.8%、7.7%和14.3%。全年广东对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的出口额达2013.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4.5%。对非洲、拉丁美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增速均超过40W0。由此可见,广东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欧盟等市场,没有发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增加了纺织品服装出口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增加了

14、服装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增加了中国外贸政策实施的难度。(3)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服装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很低,利润大量外流。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纯加工、贴牌),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缺乏自有品牌和创新设计,缺少研发环节和人才,一味的纯加工和抄袭模仿国外品牌。缺少对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国内竞争无序。加工贸易的产业利润率普遍较低;企业研发投入少,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多数外资企业以贴牌加工、OEM、来料加工、来样加工,以香港转口为主,缺乏自有品牌,受香港经济影响大。从以下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占全省出口的70%以上,加工贸易出口方式的特殊性

15、使该方式出口商品的价格普遍较低,因此近三年来量增价跌的商品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每年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总额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势头也很迅猛,但是占总体贸易出口不到30%。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品牌效应,缺乏特色产品,出口附加值不高。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出口产品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概括地说是打工为主。设计力量薄弱,研发投入少,产品功能和质量创新、技术创新、时尚创新等相对滞后,各地区和各行业缺乏新技术推广培训机制,行政引导力度不大,质量监督和知识产权保障措施不具体,因此产品附加值优势不明显。(4)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夸大中国要素的出口能力近年来广东省加工服

16、装业的出口额、出口利润中外资所占的份额较高。加工贸易形成的巨大出口总量严重夸大了中国真实的出口能力,夸大了贸易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外资和私营企业则在另一个意义上夸大了出口在GDP增长中的地位,即通过地理意义上的中国出口能力夸大中国要素的出口能力。可看出广东省近年来虽然一般贸易的增长幅度逐年提高,但是从出口额来看,仍然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企业也是以三资企业为主。三资企业仍占广东省服装业的主体地位,并且近三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多种所有制并存,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比重高达92.76%,外资特别是港资企业是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的骨干,产值占67.26%,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外资及港台资企业数占56.28%、从业人数占6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