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7462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6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webiot技术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 - 基于供应链物联网技术的产品质量 追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太原科伟科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1 年 5 月 - 1 - 目目 录录 1.项目概述.1 1.1 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1 1.1.1 符合山西省产业模式转型发展的需要.1 1.2 攻关目标和内容.1 1.3 项目形成成果、知识产权及完成时间.1 2.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2 2.1 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2 2.2 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2 3.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3 3.1 国内外技术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和国内现有的工 作基础.3 3.2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3 4

2、.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3 4.1 主要目标.3 4.2 研究与开发内容.3 4.3 项目的技术关键,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3 5.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市场风险分析、推广应用前景及产业 化可行性).4 5.1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 5.2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产业化可行性).4 5.3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含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 - 2 - .4 6.计划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4 6.1 年度计划.4 6.2 经费预算.4 6.3 经费来源.4 7.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4 7.1 必要支撑条件.4 7.2 组织管理的措施.4 7.3

3、组织实施的方案.4 8.其它说明4 9.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意见4 0 1.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1.1 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1.1.1 符合山西省产业模式转型发展的需要符合山西省产业模式转型发展的需要 2010 年的全国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之一。我省“三个发展”的核心“转型发展”也被中央国务院重视认可。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见底,人类保护生态、低碳经济的意识日益 增强的大背景下,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一揽子扩内需、保增 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旅游业涉及到的行业超过 110 个,由于其特 有的旅游消费功能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

4、途径和手段。 温家宝总理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旅游消费对住宿的贡献率超过 90%, 对银行和铁路的贡献率超过 80%,对文化娱乐的贡献率超过 50%,对 餐饮和商品零售业超过了 40%。2009 年 12 月 1 日,国务院下发了关 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 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开始从战略层面和全局高度指 导和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业发展势头蓬勃强劲, 河南省提出“旅游立省”,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等,形成了百舸争流 的竞争势态,在全国新形势下实施我省旅游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将新技术、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提高我省旅游业

5、的整 体效率显得尤为迫切。 1 1.1.2 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山西 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 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山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总体 实力偏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高新技术的消化 吸收经费相对较低,致使成果转化率低。此外,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少、 实力弱,政府各类科研基金管理封闭, 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领域 的渠道不畅、载体不健全。也导致了科技资金投入的不足

6、。高科技人 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因此,研发基于供应链物联网技术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成为了发展高 新技术的不二选择。 1.1.3 完善食品安全的监查,树立企业、政府形象完善食品安全的监查,树立企业、政府形象 食品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甚至关系国家经济与社会的稳 定。近年来,大量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这一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由生产厂 商和经营厂商的败德行为及管理不善导致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转 基因食品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在任何社会经济中,食品无疑都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食品安全事故不 2 仅直接

7、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导致大量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引发生产力水平下降、经济效益减少、医疗费用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上升,还直接阻碍食品行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贸易。这几方面形成合 力,最终会导致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甚至会影响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 稳定。基于供应链物联网技术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是一套有效的食 品监查追踪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质量问题,保证食品安全, 树立企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1.1.4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采 取了一

8、系列政策措施,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比较稳定。同时也要清 醒地看到,食品安全的基础还较薄弱,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充分认识 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监 管,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使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 得安全。 3 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受产业发 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消费结构水平、诚信道德水平等因 素制约,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一些违法违规顽疾 仍未根治,新的问题时有发生,屡禁不止,特别是以食品非 法添加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人民群 众反映强烈。食品安全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技术能力等方 面也存在许多薄弱环

9、节,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 担忧,影响着公众对食品消费的信心。 1.2 攻关目标和内容攻关目标和内容 1.2.1 基于供应链物联网技术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核心基于供应链物联网技术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核心 EPC 技术技术 EPC 的全称是 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中文译作产品电子代码 或电子产品编码。它是为了提高供应链供应链管 理水平、降低成本而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编码系统。 它建立在 EANUCC(即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条型编码的基础之上,并对该条形编码系统做了一些扩充,用以实现 对单品进行标志。产品电子代码是下一代产 4 品标识代码,它可以对供应

10、链中的对象(包括物品、货箱、货盘、位置 等)进行全球唯一的标识。EPC 存储在 RFID 标签上,这个标签包含一块硅芯片和一根天线。读取 EPC 标签 时,它可以与一些动态数据连接 EPC 的信息编码方式可以与传统的条码兼容,但是其信息容量大 大增强。弥补了条码技术不能识别到单品层 次的不足。同时由于 EPC 系统采用了比条码技术更为先进的 RFID 技术可以实现相对较远的距离快速识读,并 且加强了标签的环境适应能力被誉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技术。 RFID 技术 RFID 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 灵活性应用技术。其所具备的独特优越性是其 他识别技术无法企及的。它既可

11、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 模式,且无需接触或瞄准,可自由工作在各 5 种恶劣环境下,可进行高度的数据集成。另外,由于该技术很难被仿 冒、侵入,使 RFID 具备了极高的安全防护 能力。 一个最基本的 RFID 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份: (1)标签(Tag):即射频标 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 标 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 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一般电子标 签中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 且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 线 间进行通信。 (2)读写器(Reader):读取 (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 备, 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它 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 所 保存的电子数据

12、,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读写器通常通过读 写器的 RS232 或 RS485 接口进一步与电脑 相连。或使用 WLAN 技 术进行数据传送。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电脑进行下一步处理。 (3)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读写器是 RFID 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最基本原理来说,读写器 通过空间信道向射频标签发送命令,标签接收读写器的命令后做出必 要的响应,由此 实现射频识别。一般情况下,读写器能够接收来自应 6 用系统的命令,并且根据应用系统的命令或约定的协议作出 相应的响应(比如回送收集到的标签数据等)。 1.2.2 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分析

13、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分析 从供应链管理有效实施所依靠的两大载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供 应链配送中心)上不难发现,每一次信息化产业浪潮的出现都能给供 应链管理的发展带来契机。因此,物联网的出现也将为供应链管理过 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部分解决方案,并且为其在企业中的进一 步有效应用带来机遇。下文分别通过分析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几大环 节的应用以论证其对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影响。 运输环节。在运输环节,通过对在途货物和车辆贴上 EPC 标签, 在运输线上的检查点上安装 RFID 接收转发装置,使供应商和经销商 能实时了解到货物所处的位置、状态及预计到达时间,还可以合理调 度在途车辆,最大限度提高车辆

14、利用率。 仓储环节。在仓储环节,基于 EPC 的实时盘点和智能货架技术可保证 企业对其库存实现高效管理。通过对货物的智能化管理,还可以提高 仓储空间的利用率,使企业实时了解有关库存情况,从而降低库存成 本,提高企业库存管理的准确性。 生产环节。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 EPC 技术,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 线运作,在整个生产线上通过识别电子标签来实现对原材料、零部件、 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并且快速从品类繁多的库存中准确地 7 找出工位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从而减少人工识别成本和出错率, 提高效率和效益。除此之外,EPC 技术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根据生 产进度发出补货信息,使生产更加柔性化,同时也

15、加强了对产品质量 的控制与追踪。 配送/分销环节。在配送环节,通过更新贴在商品上的 EPC 标签的 信息,使管理员可以通过电脑实施精确的库存控制,大大加快配送的 速度和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 送成本。 零售环节。在零售环节,通过利用配有嵌入式扫描器的货架,可以 有效地监控商品的流动情况,还能起到货物防盗的作用。当商品存货 数量降到偏低水平时,还能实现适时补货,减少库存成本。 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秤可以自动识别商品的类型,并按该商品 来计量、计价和打印小票。在商场出口处,带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商标 由读写器将整车货物一次性扫描,并能从顾客的结算卡上自动扣除相 应

16、的金额。这些操作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提高了效 率,加快了结账流程,同时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8 1.3 项目形成成果、知识产权及完成时间项目形成成果、知识产权及完成时间 1.3.1 完整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完整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1.3.2 创新的供应链物联网技术创新的供应链物联网技术 1.3.3 共享全省食品市场供需行情数据,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共享全省食品市场供需行情数据,促进食品产业发展 1.3.4 挖掘整理全省食品行业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挖掘整理全省食品行业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3.3 预计获得的知识产权预计获得的知识产权 商标、专利 1.3.6 项目进度规划及完成时间项目进度规划及完成时间 1 管理工作排序 2 延时估算 3 进度计划的编制 1.)前期的市场调研:2 个月 2.)策划:2 个月 3.)系统研发:3 个月 4.)系统测试与完善:1 个月 5.)信息采集:与系统研发同步进行(4 个月) 6.)系统应用测试与完善:2 个月 4 进度计划变更的控制进度 9 2.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