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7211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B能量耗散表明,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逐渐减少C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D不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的“全自动”手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的2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

2、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At1 Bt2 Ct3 Dt43直升飞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如图所示为救助飞行队将一名在海上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渔民接到岸上的情景为了达到最快速的救援效果,飞机一边从静止匀加速收拢缆绳提升伤员,将伤员接进机舱,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向岸边则伤员的运动轨迹是 ABC4如图,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 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小球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小球从C上升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 D到C点时小球重

3、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5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s,则AB之间的距离是(g=10m/s2) A80m B40m C20m D初速未知,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相同的乒乓球1、2恰好在等高处水平越过球网,不计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乒乓球自最高点到落台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过网时球1的速度小于球2的速度B球1的飞行时间大于球2的飞行时间C球1的速度变化率大于球2的速度变化率D落台时,球1的重力功率等于球2的重力功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不全得2

4、分,错选得0分。7某人在山上将石块斜向上方抛出(如图所示),则石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与下列哪些物理量有关,(不计空气阻力) A石块的质量 B石块初速度的大小C石块初速度的仰角 D石块抛出时的高度8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立柱上固定一条长为L,拴有小球的细绳。小球由与悬点在同一水平面处释放。如下图所示,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不计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C.小球和小车的总机械能守恒D.小球和小车的总机械能不守恒9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B它们的半径之比

5、为12C它们的转速之比为31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310质量为m的物体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运动的加速度是0.9g,物体下落高度为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减小了0.9mgh B动能增大了0.9mghC动能增大了0.1mgh D机械能损失了0.1mgh 1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正以v=2m/s的速度运行,两端的距离为l=8m.把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物体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右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则把这个物体从传送带左端传送到右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做功及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别为 A2 J B8 J C1W D0.4W12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

6、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驶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v2,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命中目标且射出的箭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则 A.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B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为C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D箭射到靶的最短时间为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13(4分)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做了以下操作。(1)先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力的大小,即可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7、 。(2)接着他用频闪照相机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乙是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则可以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_m/s。14(9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0.20kg的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回答以下问题。(1)纸带的 (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应接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实验时应先 (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8、p=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在上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测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 N。(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15(4分)为了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分别为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两

9、光电门间距离为x,绳悬吊的砝码的质量为m(m远小于M),重力加速度为g。滑行器从G1到G2的过程中增加的动能为 ,合力对滑行器做的功为 。(用t1、t2、D、x、M、m和g表示)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分。解答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规律的方程及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16(9分)如图所示,从半径为R=1m的半圆AB上的A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0.4s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球的初速度v0为多少?17(10分)质量为2103 kg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0103 W在水平公路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

10、设阻力恒定。求:(1)汽车所受的阻力f(2)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加速度a的大小(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18(10分)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光滑轨道滑下,并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抛出后落在斜面上。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0,斜面上端与小球抛出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下端与抛出点在同一竖直线上,斜面长度为L,斜面上M、N两点将斜面长度等分为3段。小球可以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为使小球能落在M点上,求:(1)小球抛出的速度多大?(2)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对于抛出点的高度h是多少?19(12分)如图所示,倾角=37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11、,质量M=2.0kg的物体B放在斜面底端,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现通过轻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m=2.5kg的A物体相连接,连接B的细绳与斜面平行。若用手托住A物体,使其在距地面h=2m高处由静止释放,A物体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A、B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hAB(1)A物体着时的速度大小(2)为使B物体不从斜面顶端滑出,斜面长至少要多少?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试高一物理试卷答案16CBBDCD 7BD 8BC 9ACD 10BD 11AD 12BC13(1)平抛运动在竖真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2)0.6(

12、各2分)14(1)左 (1分)(2)交流,接通电源(各2分)(3)0.400 ; 0.388(各2分) (4)0.06(2分)15 ,(各2分)16(9分)解:小球做平抛运动,有: (1) (2)由几何知识得: (3)联立(2)(3)两式,得: 故解得:17(10分)18(10分)解:(1)设小球沿轨道滑至最低点的速度为v0, 小球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 解得: 即 (2)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即 19(12分)解:(1)对A、B整体,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2)对B,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S=0.5m故斜面长度L=h+S=2.5m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