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67308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古诗词诵读课件 新人教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赠 从 弟(其二),刘桢,这首诗以松柏为喻,采用比兴的手法,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借此勉励他的堂弟坚守节操,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作者在线,(凉山中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赠 从 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 解析 (1)从题目“赠从弟”不难看出此诗虽明写“松”,但实借咏松表达了作者对品德的坚守及对

2、从弟的劝勉之意。 (2)此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一何”的意思,结合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中“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再结合赠从弟一诗的具体语言环境解答即可。,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品德的坚守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合起来赞扬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

3、开阔,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1.作者在线,2.背景回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官名,唐人称县尉为少府。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为他送行,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河南中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抓住后两联仔细揣摩。 (2)此题考查诗歌重点词语的赏析,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诗句

4、意思进行分析。,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本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心绪,表达了他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者在线,(荆门中考)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 的感慨,抒发了 的

5、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的中心,需结合全诗,特别是后两句诗的意思进行解答。想天地苍茫,岁月悠悠,知音何在?谁又能赏识和重用自己?于是,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从后两句诗中喷涌而出。 (2)此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诗句的理解,要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进行分析。,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

6、 孤独感。,终南别业,王维,诗中描写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同山间老人说说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1.作者在线,2.背景回放,2.背景回放,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济南中考)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解析 此题是古诗词名句默写题。要求我们对古诗内容有一定的理解,

7、在此基础上选择所需的诗句。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名句的积累与赏析。,行到水穷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并没有直言送别。全诗倾注了诗人慷慨豪迈的男儿情怀,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着追求。,背景回放,李白于唐代天宝元年带着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两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由于年岁大了,社会经历多了,这时期他对当时政治社会的认识就更清楚了,对唐代统治集团的不满也明显起来。于是,他写下了很多狂放不羁、追求自由和解脱的诗篇。,(泰州中考)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完成下面问题。 江

8、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朝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 ,_。 (2)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

9、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解析 这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1)题主要考查我们对写景句的理解能力,这一题相对较为简单;第(2)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解题时就可以结合注释提供的写作背景,联系前面的写景句和学过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所蕴含的情感,揣摩出诗歌的思想感情。对内容的理解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因此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多练习、多思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诗风清新自然,将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曲靖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10、员外(其一)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解析 (1)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诗歌的主题应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描述诗句展现的画面,要抓住景物,写出特征,发挥想象,连成画面,善于修饰,语言优美。,示例:长安街上,

11、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B,李商隐,无 题,本诗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作者在线,(长沙中考)古诗文默写填空。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解析 此题考查直接默写。答题时要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春蚕到死丝方尽,相 见 欢,李煜,这首词是李后主被囚之后所写,深刻细腻地刻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无法排遣的苦楚与怅惘之情,表达了词人身为亡国之君的无奈与哀痛。,作者在线,(

12、资阳中考)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 相 见 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味”的具体含意。 解析 (1)此题考查对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这首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以一个亡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作者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将愁绪直接表达于“无言独上西楼”的情绪中。 (2)此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应结合写作背景解答,作者极深的哀痛,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在离愁的煎熬下,

13、痛极而无泪的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地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孤独寂寞。 离愁别恨,亡国之愁。,登飞来峰,王安石,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诗。作者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最高层上面。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作者在线,2.背景回放 这首诗为诗人王安石在30岁时所作。此时他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情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金华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14、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解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上去文字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的。西汉的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来比喻奸佞的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唐朝的李白曾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体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指困难、挫折、障碍等,暗喻奸佞小人。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苏 幕 遮,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上片描写登高所见之秋景,下片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作者借景抒情,抒写了

15、羁旅相思的情怀。,背景回放 作者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写这首词借秋景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泰兴模拟)阅读范仲淹的苏幕遮一词,完成下列各题。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背景】诗人当时在边关防务前线,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1)综观全词,能看出作者观赏景色的角度的语句是哪一句? (2)词的上阕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3)说说“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月楼高休独倚。 要点: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抓住特征写景,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抓住典型景物,景中寓情。 这几句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反衬羁旅愁思,表达了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解析】 本题三个题目,涉及了对词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考查,难度较大。我们要反复阅读本词,理解词意,进而分析本词抓住景物特征多视角进行描写的方法,并结合题目中所提供的写作背景,来理解词中蕴含的羁旅愁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