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60964885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门宴司马迁一、作者简介开先河,著史记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他就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2、开纪传体史书先河。二、背景回放一场特殊的较量秦末,反秦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濒于灭亡,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项羽、刘邦分别向秦的首都咸阳进军,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谁为关中王。结果,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破关入秦,抢先占领咸阳,并与民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严刑,颇得民心。项羽一路与秦精锐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主力,乘胜向咸阳进发。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想称王关中,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准备消灭刘邦。“鸿门宴”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三、相关知识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

3、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 通“拒”,译为“把守” 同“纳”,译为“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译为“邀请”3秋豪不敢有所近 通“毫”译为“细毛”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译为“背叛”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早”,译为“尽早,尽快”6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隙”,译为“隔阂”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通“骖”,译为“驾车辕两旁的马”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之东,战国时对六国之地的泛指。今义:指山东省。2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或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4将军

4、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三、一词多义1幸妇女无所幸动词,宠幸故幸来告良副词,幸而2善素善留侯张良动词,友好,与交好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应答之词,表示同意积善成德(劝学)名词,善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动词,善于,擅长3故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连词,所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副词,故意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原因4然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这样不以为然形容词,正确5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哙拜谢,起,立

5、而饮之动词,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告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动词,告诉6胜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完沛公不胜杯杓动词,能承担,能承受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壮观的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动词,比7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名词作状语,从小路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副词,偶尔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名词,中间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形容词,秘密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动词,夹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动词,参与8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约为婚姻动词,成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

6、当作客何为者动词,干,做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动词,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9因因留沛公与饮连词,于是因击沛公于坐副词,趁机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介词,凭借,依靠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名词,机会10且臣死且不避副词,尚且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的翅膀一样头发上指 向上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2名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 驻军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籍吏民,封府库 注册,登记范增数目项王 用眼睛示意刑人如恐不胜 施以刑罚道芷阳间行 取道3名词的使动先破秦

7、入咸阳者王之 使为王(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危急的事2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 与交好(三)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使跟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止拔剑撞而破之 使破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天子气也(“也”表判断)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表判断)3此亡秦之续耳(语意含有判断意味)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二)被动句1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2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被动)(三)省略句1为(吾)击破沛公军(省略宾语)2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宾语)3毋从(其)

8、俱死也(省略宾语)4加彘肩(于盾)上(省略状语)5还军(于)霸上(省略介词)6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四)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应为“意自”)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应为“以何”)客何为者(“何为”应为“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应为“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应为“在安”)2状语后置句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正常语序为“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具告以事(正常语序为“以事具告之”)陈情表李密一、作者简介至孝之人李密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北)人,一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闻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

9、吴,很有辩才。晋武帝征其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写下陈情表。二、背景回放无限衷情自心知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也是通过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胸怀。李密是亡蜀降臣,“伴君如伴虎”,他不能不有所顾虑;如若不应诏,会被认为是“矜守名节”,也会招来杀身之祸。李密无奈,就写了这篇陈情表,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三、相关知识

10、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或陈述某种意见的一种文体。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以及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表的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 通“悯”,译为“所忧愁的事”2零丁孤苦 通“伶仃”,译为“孤独的样子”3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同“又”,译为“表示整数后有零数”二、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

11、今义:不可以。2至于成立古义:到。今义:程度副词。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4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5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三、一词多义1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动词,经历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动词,走路、行走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名词,作为、行为2志舅夺母志名词,志向听臣微志名词,愿望3曾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副词,曾经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副词,竟然4辞辞不赴命动词,辞谢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动词,告辞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12、名词,一种文体5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悯不矜名节动词,自尊、自夸6拜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拜臣郎中动词,授予官职7以臣具以表闻表目的,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与“无”连用,意为“不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连词,因此8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向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历职郎署担任官职2名词作状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外;在内但以刘日薄西山一天天地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使知道(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夙遭闵凶不幸的事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凡在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2形容词作动

13、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判断)2今臣亡国贱俘(语意含有判断意味)(二)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婴”含有被动意味)(三)状语后置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正常语序“于星火急”)(四)省略句历职(于)郎署(省略介词)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一、作者简介倡古文运动,著精彩华章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代表作品有传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著有柳河东集。二、背景回放还原历史真相本文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是作者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作参考的,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纠正当时一些人对段秀实的曲解。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部队在京师哗变,德宗仓皇出逃,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段秀实当时在朝中,一次被召议事时,他突然用手中的笏猛击朱泚的头部,同时大骂朱泚“狂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