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3043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沙俄,1917年3月,1917年11月,1921年新经济政策,苏联,1922年底苏联成立,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6年通过新宪法,苏俄,1937年,十月革命,主题概括,总体特征: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艰 巨性与开创性并存。 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两大人物:列宁、斯大林 三大探索: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 力发展商品经济)、五年计划(变为强盛的工 业国)、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考点速记,考点1,十月革命(识记),爆发时间:1917年11月(俄历十月)

2、地点: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概况: (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 秘密来到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2)起义工人和革命士兵占领战略 要地;,攻占冬宫,(3)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 号,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 (4)1917年11月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获得胜 利,次日凌晨,起义者占领冬宫。 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 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 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意义: (1)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 生;2014张家界31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

3、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 放斗争。,【易错易混】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考点点拨】苏俄的革命道路是先夺取城市,然后辐射到农村;而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由两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考点速记,考点2,苏俄新经济政策(理解) 苏联建立(识记),1. 苏俄新经济政策2015长沙43(4) 时间:1921年开始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 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 经济。 主要内容: (1)农业: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 自己支配;,

4、()工业: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 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 ()商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 易。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历史意义: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 权。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2. 苏联建立 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苏联”。 加盟国: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 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考点速记,考点3,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

5、制上的严重弊端(理解),1.重大成就 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 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 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37年,苏联工业总 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农业集体化: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苏联全 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苏联新宪法: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2. 斯大林模式 形成: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积极作用:它是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

6、文化相对 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 积极作用。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家,2016常德18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苏联 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奠定了基础。,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 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造成 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2015常德15;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 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 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 浪费了资源。,3.启示: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 业的发展; ()发展经济要尊重

7、市场规律;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切实维护广大农民 的利益;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 重发展经济效益等; ()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 法制建设。,【考点点拨】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一个良好范例;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发挥过积极作用(初期基本适应苏联经济发展,也为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保障)后来却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异同比较】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与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同点。 ()经济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效果:在开始阶段对恢复国民经济、凝聚民众热情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最

8、终都阻碍了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拓展提升,命题点一 革命类,(2014张家界31题)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 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分),聚焦湖南中考,十月,命题点二 道路的探索,(2015常德15题)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 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 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D,【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材料中提到的没有“油”“锅”,说明了苏联轻工业的严重落后,原因是片面发重工业。“没有柴”说明在集体农庄体制下,集体从农民手里拿走的东西太多。这些都说明了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存在严重弊端。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