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6598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9周周练题内容考查知识题号试题类型分值认识(测试)水平难度评估分值比例单选综合题型世界观的定义14选择题0.760%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24选择题0.8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4选择题0.8运动与规律的辩证关系44选择题0.7真理与谬误的区别54选择题0.7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64选择题0.7哲学的基本问题74选择题0.7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84选择题0.8联系的含义94选择题0.7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04选择题0.7矛盾的特殊性114选择题0.8联系的特点124选择题0.7社会历史的主题134选择题0.8辩证否定观144选择题0.8社会

2、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54选择题0.8认识论16()()20主观题选择题0.520%矛盾分析法1620主观题0.520%难度系数卷卷全卷注:认识(测试)水平中,为了解(辨认、复现),为理解(解释、举例、归类、概括、推理、比较、说明),为综合应用(应用、分析、评析、创造)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第二部分 试题(限时4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15个小题,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说过,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又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

3、学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生活中实践会自发形成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善于对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就能成为哲学家A. B. C. D. 2漫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启示我们,实现特定目标要充分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将尊重客观规律作为前提和基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教条主义正确处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A. B. C. D. 3从20l6年底到2017年初,人工智能AlphaGo以“master”为网络账号接连战胜众多顶级职业围棋棋手,最终以60战全胜的战绩结束了“他”的网络公测。下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正确的是人工智能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人工智能能扩展人类实践

4、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人工智能是自然的产物并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人类认识水平的决定因素A. B. C. D. 42016年2月15日,津巴布韦南部穆蒂里克维湖(该国最大的人工湖)水坝开闸放水。但该湖今年雨季水位仅有平常年份25%,对该国主要农产品蔗糖的产量预计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遭遇旱灾的地区被宣布进入“灾难状态”。这体现的哲理是A. 爱护人类共同的水资源至关重要 B.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 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地球上的水循环已由绝对运动变为相对静止5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

5、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认为“世上本无对错” 是正确的,因为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认为“世上本无对错” 是错误的,因为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具有客观性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 有道理,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 有道理,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不确定的A. B. C. D. 6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规律C.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D.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72016年11月24日,白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学术论文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的重新界定,宣告病毒圈新

6、增1445种RNA病毒,这一发现对未来临床传染病诊断提供了新思路。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科技工作者能够为自然界“立法”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A. B. C. D. 8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认识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 B. C. D. 9读漫画“清水免费供应”

7、与“石子每枚十元”,如果乌鸦们只看到了“清水免费供应”,那么从它们的行为可以启示我们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必须坚持既要看到矛盾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特殊性C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D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0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万众创新把千千万万个“个脑”联接成创造力强大的“群脑”,在智慧碰撞中催生奇妙创意,能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这正是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这表明整体统率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 B. C. D. 11中央

8、农村工作会议于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 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发展新动能。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农业发展的必要准备是调整好农业的内部结构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业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从推动农业实现质的飞跃开始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具体看待农业的结构调整A. B. C. D. 122017年2月8日,南京市政府办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南京市所有公办、民办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

9、时照顾服务,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问题。实行“弹性离校”制度的哲学依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 B. C. D. 13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全民普及诗词、戏曲等传统文化遵循教育规律,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树立创新意识,否定传统文化,建立全新中华文化发挥社会意识反作用,把传统

10、文化融入生产生活中A. B. C. D. 14“蓝瘦香菇”“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吃瓜群众”等2016年流行语,都是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反映。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 B. C. D.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国千百年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今,党和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方面为老百姓办的实事,正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材料蕴含的哲理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存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

11、分)注意: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

12、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 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结合材料,说明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6年以来,某省着力打造充满“诗书礼乐”的美丽乡村,引导老百姓“物质”和“精神”两条腿一齐走。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科学普及、继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约5000个,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推进文化礼堂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全省重点加大“文化三送”(送戏、送电影、送出版物)等文化惠农力度,引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该省是如何打造充满“诗书礼乐”的美丽乡村的。(20分) 宜宾市一中2016级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第9周政治答题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