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泥石流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92437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泥石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滑坡泥石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滑坡泥石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滑坡泥石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滑坡泥石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坡泥石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泥石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坡泥石流,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层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2时间分布特点,泥石流:爆发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原因),所以其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均以外界诱发因素为引发条件。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主要发生在山区,3空间分布特点,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4

2、灾害的严重后果,摧毁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 水电工程及矿山等。,(一)泥石流,1、定义:,2、类型:,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102E 以西的高原,泥石流: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地形: 岩石: 植被: 气候:,坡陡谷深的山区,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4、泥石流分布地区,(二)滑坡,A:原斜坡剖面;D:滑坡后的剖面;E:滑动面,

3、1、定义:,滑坡:是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2、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内在因素:,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人类活动,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外表形态,3、我国滑坡的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西部:,稀疏,密集,(2)时间分布:,68月,(1)空间分布:,表现出常发性,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分布,暴发前兆,泥石流运动过程产生巨大动能,而不同于一般洪水,常有一些特有的现象 短暂

4、的断流现象与巨大的轰鸣声。很多泥石流暴发之初常可听到由沟内传出的犹如火车轰鸣或响雷声,地面也发出轻微的震动,有时在响声之前,原在沟槽中流动的水体突然出现片刻断流。随响声增大,泥石流似狼烟扑滚而来。所以,出现断流、响声等现象时,已经预告了泥石流的发生。,泥石流来了怎么办,泥石流不同于滑坡、山崩和地震,它是流动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大。 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 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沿途切除一切障碍,泥石流所到之处,大树一样的连根拔起,所以上树

5、逃生不可取。 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很危险。,滑坡前的异常现象,(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已进入临滑状。 (3)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 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8)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发生时的应对措施,若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