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望岳教学设计2 长春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2422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望岳教学设计2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望岳教学设计2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望岳教学设计2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望岳教学设计2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望岳教学设计2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望岳教学设计2 长春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望岳1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的语言,受到艺术美的熏陶。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文学修养。3.体会诗歌的意境,深刻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怀。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能力不足,所以在新授课中,教师仍需要进行指导。先教授方法,然后慢慢培养学生的能力。本班学生比较沉默,课堂气氛不活跃。所以要尽量让学生发言,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对于本课古诗来说,学生直接鉴赏还是不易实现,要让学生尽量地多朗读,借助反复地朗读来理解诗歌,为

2、鉴赏诗歌奠定基础。3重点难点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文学修养。2.体会诗歌的意境,深刻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怀。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那么盛唐诗便是这高峰之巅,而巅峰的诗作则非李白、杜甫莫属。韩愈诗有云:“李杜文章在,光艳万张长。”杜甫自幼聪慧,据他自己说7岁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并且他把写诗看成是毕生的事业。今天,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杜甫年轻时的诗作-望岳。活动2【讲授】文学常识 要想理解一首诗歌,必须要先了解他的作者和写作背景。首先让我们复习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播放课件,找同学回答)1.杜甫,字子美,因曾居

3、长安城南少陵故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因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2.写作背景:(播放课件,找同学朗读)杜甫于开元二十三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不幸落第。这次落第,对杜甫来说并不是沉重的打击,他情绪乐观,对前途充满了幻想,因为这时他只有24岁。从此他漫游齐赵一带,这首诗是他游泰山时所作。望岳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是第一首。活动3【活动】朗读诗歌 1.示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可见诵读对于诗歌的理解是多么重要。现在给大家播放一段望岳的名家录音。在播放录音的同时,也请同学们欣赏泰山的风景,去试着体会诗人的内心感受。(播放课件)2.欣赏了名家的风范,现在请同学们跟随录音,一起来模仿名家进行朗读。3.大家对诗的情感应该有了初步的感知,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己大声练习。3.找个别学生诵读。4.同学们读的都非常好,这堂课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熟读成诵。现在请全体学生齐读,再次进行巩固。活动4【导入】整体把握诗歌大意 1.反复地诵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相互讨论诗歌大意。之后找同学来回答。2.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明确一下。(播放课件)泰山到底怎么样

5、呢? 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激荡,目送归鸟入巢,眼角几乎都要睁裂了。(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活动5【讲授】鉴赏诗歌的方法 作为中学生,我们除了要理解诗歌的意思,还要能够鉴赏诗歌。现在我们一起复习一下鉴赏诗歌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播放课件,找同学读)(一)常见的鉴赏诗歌的题型:1.分析意境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方法: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6、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技巧型: 从鉴赏诗歌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借代、起兴、互文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烘托、渲染、象征、对比、用典、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答题方法:准确指出表现手法,并说出此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炼字型:应注意的词语-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意象词语、情感词语、象征词语、典故词语(诗句)从语法角度分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答题方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

7、怎样的感情。活动6【活动】鉴赏本诗 现在让我们结合这几种方法,按照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顺序,来鉴赏望岳这首诗歌。(播放课件)1. 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答:设问开篇,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的参天耸立、连绵辽阔的形象。写出了作者初见泰山时的激动、惊叹和仰慕之情。2杜甫在毕生的诗歌创作中,始终坚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审美追求。颔联当中的“钟”字、“割”字炼得极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表达作用?答:“钟”字将大自然写的犹如人一般有情。“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两句写出来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与赞美。3.颈联抓住了哪两个景物细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8、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诗人抓住了“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景物细节,描绘了山云连成一片,鸟儿暮归入朝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4.尾联已经超越了诗本身的境界,被后人誉为“绝唱”,试分析其原因。答: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这是诗人想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这两句诗显示出青年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雄心壮志。因此被人誉为“绝唱”,刻为石碑,与泰山同垂不朽。小结:请同学们看黑板。诗人笔下的泰山是如此的雄壮美丽。除了本诗之外,还有众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优美的诗作。那么我们就需

9、要有双欣赏美的眼睛。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鉴赏其它诗歌,去发现它们的优美之处。活动7【讲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我们已经基本完成,现在老师对于望岳这首诗,给大家做个总结。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望岳是现存杜甫诗歌中最早的一篇作品。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设想将来的登岳。诗歌写景部分形象地描写了泰山的广度、高度及其天然神韵,突出了它高拔伟岸、巍峨雄壮的气势。更妙之处在于,也写出了诗人的浩然大气、开阔胸襟,天人合一。诗中洋溢着诗人对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活动8【练习】巩固练习 练习(播放课件)给条件默写1.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句子:2.既写了大自然造就泰山的神奇,又极言了泰山之高、之壮的句子:3.作者胸中荡起无限激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图景:4.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5.被后人誉为“绝唱”,与泰山同垂不朽的句子 :活动9【作业】作业 1.背诵本诗,并以望岳为内容写一篇小楷。2.预习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试用所学的鉴赏方法来赏析这首诗歌。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