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2424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A 深受宗法影响B 突出皇权至上C 体现宗教色彩D 利于邻里和睦2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A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导致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C 推动

2、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 D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C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D 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4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B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C 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D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5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

3、,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A 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B 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 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D 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7汉朝时期最基层的官吏要把(君主的)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乡亭市里高显处”。这种现象说明A 汉代

4、基层官吏也拥有很大权力 B 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C 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D 汉代乡亭治安状况太差8唐朝时名门望族子孙得以拜相的比例依然高于庶族子弟。下表反映的是唐朝不同时期,名门望族子孙拜相者入仕途径所占的百分比。此表说明时期唐前期唐中期唐后期依靠门第77.6%46%16.5%依靠科举12.1%34%82.3%A 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B 科举制度是九品中正制的延续C 名门望族依靠政治特权保持家族振兴D 文化素养是名门望族延续实力的重要优势9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

5、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C 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 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10清朝嘉庆时如无大典礼或大会议,(内阁)大学士可终年不至(内)阁,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趋公之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内阁是国家非法定行政机构B 国家政治稳定以致无事可理C 军机处职权范围的不断扩张D 内阁大学士不关心国家政务11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梭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

6、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 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12“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的A 自由平等精神 B 直接民主路径C 集体暴政弊端 D 科学治国理念1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强调了自

7、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4罗马法规定,买卖双方要亲自到裁判官面前,买受人手持物品,并说:“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裁判官则问出卖人:“你对买受人的主张有无异议?”若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默不作声,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买受人所有,买卖就告成立。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 保留有原始落后的习俗B 注重调解贸易纠纷C 重视保护贵族私有财产D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15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环顾我们国家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其言论体现A 人人平等的原则B 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C 法律至上的原则D

8、奴隶有权参与制定法律16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在不断演变。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 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B 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 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D 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17“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落魄贵族是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B 直到此

9、时法国才第一次建立起共和国C 1875年宪法标志第三共和国建立D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18下面的“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A 渐进性 B 多样性C 曲折性 D 落后性19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时间有早有晚而已”下列与此判断相符的历史事件有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B 英国圈地运动、美国两党制形成C 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D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特点是()A 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虚君,没有实权B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

10、议会负责C 皇帝掌握了最高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D 议会是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21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C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D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B 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C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D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23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分田”的规定,其实质

11、是A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24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5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A 创造

12、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适性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26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 1787年美国宪法C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7杰斐逊曾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基于此,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精英们A 加强联邦政府权力B 减少选民资格限制C 建立政党相互监督D 设计分权制衡机制28美国首都华盛顿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

13、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 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 议会至上与共和意识C 三权分立与州权平等观念 D 政府中心与邦联意识29“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他国夷商,仍不得援以为例。”材料反映了A 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B 门户开放政策C 英国商人的利益受到保护D 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30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 抹杀了鸦

14、片战争的实质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3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列内容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论点依据的是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割香港岛给英国C 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D 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32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 世官制到察举制的转变 D 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3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出来以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我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接近完美,而且我认为它也会让我们的敌人感到震惊。”材料表明A 各州对制定宪法存在严重分歧B 美国制宪主要是为了一致对外C 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D 该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34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