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237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孔孟论学》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孟论学,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范曾先生说,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个产生世界文化巨人的时代。 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哲人,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精神家园之一。特别在精神虚浮的今天,在世界各地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人们精神回归古典的源头之一。人们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归宿。,四书,五经,1 大学 2 中庸 3 论语 4 孟子,1 诗经 2

2、尚书 3 礼记 4 周易 5 春秋,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圣人”孔子,“亚圣”孟子,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音韵美、思想美。 2、掌握常用虚 实词,结合个人体验,理解文中的思想、方法。 3、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和优点。,探究,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谈了学习之道?,1.论述学习的作用:学习使人终身受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人生的经验智慧得以沉淀。 2:论述学习的方法: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3:论述学习的方法、态度:勤勉好学、不耻

3、下问。,悟经典之美,4.论述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比喻) 5.论述学习的态度:应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举例、对比) 6.论述学习的态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批判怀疑精神。(举例),论语:语言精粹,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孟子:举例论证,又善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暴十寒”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1、2选说一题),3. 从本文衍变过来的成语?,不耻下问 功亏一篑 一暴十寒 专心致志,于丹论语心得,“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