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201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课件 沪教版五四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 江 月 阻风山峰下,张孝祥,作者简介:,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东北)人。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 张孝祥词中较多的是写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显然是受到苏轼很深的影响。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教学目标:,1、朗读并体会词中所蕴含的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品味本词中丰富的想象与新奇的比喻,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初读诗歌,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感受意境,满载一船秋色,平

2、铺十里湖光。 满眼尽是秀美的湖光山色,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美不胜收,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水神热情地挽留我欣赏那美丽的夕阳,为此还让湖面闪动起鱼鳞般细碎的波纹。 美仑美奂,心旷神怡,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明天顺风不是更好吗?今天晚上露宿在湖边又有什么妨碍呢? 豁达乐观、从容淡定,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波涛激荡,就像龙王的水晶宫里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霓裳一样,船到岳阳时,一定要登上岳阳楼眺望雄伟壮阔气象万千的洞庭风光。 悦耳动听、心驰神往,岳阳楼,阙意,上阕: 下阕:,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借景抒情,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小结主旨,这首词,因事立意

3、,写景寄情。 事 景 情,船遇逆风阻山峰下,只能露宿一宿,船行湖上所见、所听之美景,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写景寄情):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一切随缘、从容旷达的人生态度。 视听结合:有视觉感知,也有听觉感知。 虚实结合:有眼前之景的描绘,也有脑中想象之景的描写。 动静结合:有静态景象的描绘,也有动态景象的描绘;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修辞手法多样:有对偶,有拟人,也有比喻。,选一选:,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这两句写风未起时风光,渲染了秋高气爽的宁静; B、“水晶宫里奏霓裳” 、以声写形,活灵活现,充满向上之情; C、本词采

4、用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和谐的描绘在一幅画上; D、词作以浓烈的主观色彩显露作者旷达的胸襟。,B,以静写动,以动写静,选一选:,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写泛舟洞庭一路行来的景色,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渲染了秋高气爽的宁静。 B、“波神”两句写的是行船为风浪所阻后的感受,作者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想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美好夕阳,体现出乐观的心态。 C、“明月”两句写出了词人牡丹风遏行舟,却泰然自若,从容应对的情形。 D、“水晶宫里”两句表现了作者面对不期而遇的风浪,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心情,准备当天晚上登临岳阳楼观景。,D,思考:,1、“满载一船秋色”中的哪个字用的很传神?请做简要的分析。 “满载一船秋色”中的“载“字用的很传神。“载”字一般和具体的事物搭配使用,而文中却把它巧妙地和“秋色”这种无形无神的抽象事物搭配使用,读来别有一番风味。,思考:,2、“放起鳞鳞细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作用是什么? “放起鳞鳞细浪”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塱比作鱼鳞。其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层层细浪的动态美。,思考:,3、“何妨”一词写出了作者什么? “何妨”一词写出了作者面对不期而遇的风浪,从而表现出从容洒脱、旷达乐观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