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2100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单元章节第三单元课 题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2、知道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著作。3、了解明清科技得以发展的原因及特点。过程方法1、在优化设计的“快乐预习”指引下,学生通过收集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的故事,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语言表达能力;2、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会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李时珍、宋应星为什么能在科技领域

2、取得如此高成就使学生提高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3、启发学生设计历史表格,学会比较和归纳。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明清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重在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这一时期科技的辉煌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和复习相关知识点教学课时1个课时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合作探究法;3.师生互动法;4.小组讨论法;5.启发深入法6.情景导入法;7.实验演示法;8实物参观法;9。练习法;10。赏析带动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学生活动教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依据学情分析,对授课顺序作以调整:先学习

3、第三目,并借以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一)指导阅读课文容,小组合作,设计表格,整理归纳:姓名类别成就(著作)内容价值和影响李时珍医学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宋应星科技天工开物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光启被后世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二)理解掌握: 结合课本,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谈一谈明清时期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有那些宝贵的精神?给我们哪些启发? 2、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 优势:(1).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2).已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劣势:(1).明清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 (2).明清实

4、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使中国和西方科技水 平的差距越拉越大。 (四)联系巩固: 1、我们所学的历史课中在医药学领域共提到哪些历史人物,各有哪些成就和贡献? 2、在科技领域,我们在前面学过哪些著名人物及其作品? 3、唐、宋、元等朝代典型的文学形式各是什么? 4、评价补充另外三组所述。 (五)课堂小结 伴随着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领域涌现了一批总结性的、集大成的作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与科技一度繁荣交相辉映的明清文坛上,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横空出世,世俗文学开始兴起,展现勃勃生机。 三、教师小结: 1.梳理知识点。2.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明清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四、反馈练习:1.幻灯片练习2.练习册优化设计的练习。五、板书设计:第20课 晚明科学技术成就一、科技成就、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明代李时珍(医学家和医药学家)著。、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明末宋应星(科学家)著。 (3)农政全书农学巨著1.齐读课文。教学反思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