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2085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2.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资料和设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3.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

2、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隋朝的繁盛;大运河的开通。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方法】 教法:学案导学法、分组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 学法:阅读、讲述、表演、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安排】

3、 一课时【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讲解新课】1、 隋朝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讲述: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

4、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杨坚曾被封为隋国公。),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2.隋朝的统一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10月,太子杨广率50万大军,在长江沿线对陈发动全面进攻。陈后主荒淫无度,把长江当作不可逾越的天堑,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建康陷落。陈后主带着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躲入景阳殿的枯井里。隋军呼之不出,后来隋军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出来投降。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重新统一。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5、提问: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哪些?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提示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统一的条件)3. 隋初经济的繁荣(多媒体显示 )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那么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出示史料,具体描述:隋初、隋盛时,人口、垦田、粮仓对比表。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到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正如贞观政要所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文帝最关心的显然是怎么维护自己的统治,如何使隋王朝千秋万世,国祚绵长。隋文帝为此创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一项就是三省六部制。(书

6、本P7-8)这项制度的推行,使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发展到群相制,最终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在一个版图辽阔的国家巩固统一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并为唐宋所沿用。六部则一直沿用到清末,今天的北京还有个地名叫六部口。小结:隋文帝顺应历史发展,采取许多开创性的措施。他在位20多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二、科举制的创立 隋朝开创了一套新的中央与地方官制体系。这时,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官,就是选拔官吏的标准和手段是什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依据是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只看门第,不问才华,带有明

7、显的弊端。而隋朝创立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到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进一步完善。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选择官吏的办法最受哪些人欢迎?有什么积极意义?科举制最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的欢迎,有利于更大范围内的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也为国家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所以一直沿用到清末,长达1300多年。三、大运河的开凿引导生读图:大运河。说出大运河分段思考:随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 隋文帝死后,儿子杨广即位,即隋炀帝。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相传他专为到扬州赏琼花开通大运河。1.目的和条件(多媒体显示)提出讨论问题: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大运

8、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归纳:开通运河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势在必行。从政治上看,隋灭陈后,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提问:开通大运河势在必行,那么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隋朝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安定统一的局面又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2.概况(多媒体显示)讲述:

9、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开通了纵贯南北四五千里的大运河。多媒体演示隋朝的大运河:大运河有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3.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显示) 讲述: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不仅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宽度和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多媒体显示史料和问题,分组讨论:史料:唐朝文学家

10、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有过这样的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多媒体显示文字和图片) 问题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问题2: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四、隋朝的灭亡问: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生: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问: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又表现在哪里呢?(学生回答略)我们可以知道隋炀帝的残暴表现在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好大喜功、年年巡幸,穷兵黩武、三征高丽。正是由于隋的残暴统治,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那么大家知道哪几个农民起义吗?有李密、戳让领导的河南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义军。除此之外,还有各地方长官、地方割据势力也纷纷起兵,李渊父子,

11、宇文化及。隋帝国迅速瓦解,中国再出现了群雄割据局面,而唐朝就在这乱世之中建立。(可补充:从隋朝的灭亡当中我们受到了哪些的启发: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以民为本,做人要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等等)【课堂总结】隋唐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隋朝,从杨坚581年夺取北周政权称帝开始,到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结束,历时38年。隋朝存在虽短,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它为后来唐朝的统一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则与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饮誉世界。【作业布置】比较秦朝与隋朝的异同点。板书设计: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 隋朝的建立:581年 杨坚 隋文帝 开皇 长安2. 隋朝的统一 (1)时间:589年(隋灭陈) (2)意义:3. 开皇之治2 科举制的创立1.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的原因2. 科举制的创立(隋炀帝)3. 科举制创立的意义三、大运河的开凿1.开通的目的2.大运河概况3.大运河的作用四、隋朝的灭亡1.隋炀帝的暴政2.隋灭亡【教学反思】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