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078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二 细胞代谢 考点8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8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1细胞呼吸类型判定的3类根据(1)根据反应物、产物来判断:若消耗氧气,则一定包含有氧呼吸;若产物有水,则一定包含有氧呼吸;若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则一定包含无氧呼吸;若产物有CO2,则要分情况讨论。(2)根据反应场所来判断:在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无氧呼吸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3)根据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无CO2释放和O2吸收时,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产生CO2,细胞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当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当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时,

2、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如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此种情况下,判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可分析如下: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若,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占优势;若,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占优势。2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相关探究方法的归类(1)液滴移动法现有甲装置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进行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相关问题的测定或探究。测定真(总)光合速率:该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强度下,默认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以在单位时间内,该装置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m)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即单位时间内植物向外界释放的O2

3、量。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n)表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综上所述,该植物真正(总)光合速率等于上述两个测定的液滴移动距离值之和:mn。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须另设对照装置乙(如图),与装置甲构成对照。装置乙设置:将装置甲中“3%NaHCO3溶液”更换成等浓度等量的NaOH溶液即可。预期结果及结论:装置甲中液滴右移,装置乙中液滴左移,最终移动至最左侧。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须另设一个或多个装置,与装置甲构成相互对照,如下图装置丙、丁所示。预期结果及结论:装置中液滴右移距离大小关系为:若丁丙甲,则说明光合速率与CO2浓度呈正相关;若丁丙甲,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合

4、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当超过一定浓度后光合速率保持不变;若丙甲丁,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当超过一定浓度后光合速率反而下降;若甲丙丁,则说明光合速率与CO2浓度呈负相关;若甲丙丁,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下降,当超过一定浓度后光合速率保持不变;若丙甲丁,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下降,当超过一定浓度后光合速率再次提高。测定有氧呼吸作用强度不需要对装置乙设置对照装置,只需将装置乙置于黑暗条件下测定即可。观察指标为“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需重复多次测定,比较呼吸强度的大小。探究该植物发生的呼吸作用类型须另设对照装置戊如图所

5、示,与黑暗条件下的装置乙构成对照。装置戊设置:将装置乙中“3%NaOH溶液”更换成等量的H2O即可。预期结果及结论:若装置乙液滴左移,装置戊液滴不移动,则只进行有氧呼吸;若装置乙液滴不移动,装置戊液滴右移,则只进行无氧呼吸;若装置乙液滴左移,装置戊液滴右移,则有氧、无氧呼吸同时进行;若两装置液滴均左移,则表明呼吸底物可能还有脂肪等有机物。为排除由温度等物理因素引起的液滴移动的干扰,使实验结论更准确,须另设校对装置己(对照组)。设置:将实验组装置中的生物更换成同种等量的消毒的死亡生物即可。(2)叶圆片上浮法: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

6、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的多少(或者叶片全部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3)半叶法:将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遮光的一半测得的数据变化值代表细胞呼吸强度值,曝光的一半测得的数据变化值代表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值,最后计算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值。需要注意的是该种方法在实验之前需对叶片进行特殊处理,以防止有机物的运输。(4)黑白瓶法: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只有细胞呼吸,而白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用黑瓶(无光照的一组)测得的为细胞呼吸强度值,用白瓶(有光照的一组)测得的为表观光合作用

7、强度值,综合两者即可得到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值。题组一辨析实验中的生物学原理1如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a、b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B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H的速率将不变C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会发生从a到b的变化D若图乙表示图甲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答案B解析装置中的CO2缓冲液在

8、光照下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CO2,所以在较强光照下O2不断产生导致气压增大,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CO2缓冲液可以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O2不断被消耗,气压减小,有色液滴向左移动,A正确;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装置甲内的CO2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光合作用只能利用来自于植物自身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光合速率下降,暗反应会抑制光反应的进行,故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H的速率将减小,B错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再适当升高温度,光合速率下降,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可能增大,故可能会发生从a到b的变化,C正确;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

9、行的,若适当提高CO2 缓冲液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会增加,D正确。2(2018武汉模拟)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 CO2浓度(%)12500.350.368225100.350.342325200.350.306425400.350.289525600.350.282625800.350.280725950.350.279请分析回答:(1

10、)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一种无关变量:_。(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3)如果实验中使用不同品种西红柿植株,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实验设计的_原则。(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_(填“增加”或“减少”),C5的含量会_(填“增加”或“减少”)。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细胞呼吸产生了CO2(3)单一变量(4)减少减少 解析(1)由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光照强度是该实验对实验结果能够产生确定影响并且可以控制的因素,为自变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并非实验要控制改

11、变的因素,为无关变量。(2)实验中第1组没有给予光照,在此环境中,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会导致容器中CO2浓度升高。(3)单一变量原则是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时要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否则多变量的实验就没有意义了;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就要以光照强度为单一变量,保证温度和CO2浓度、所用材料的生理状态应该相同。(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光照减弱,光反应受到影响,光反应产物ATP和H减少,暗反应还原阶段受到抑制,C5的生成减少,其含量也会减少。题组二依据原理设计和完善实验3(2018淮安模拟)已知绿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 0 才能正常生长。若将某长势良好的绿色

12、植物放在如图密闭装置中,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24小时,欲测定该植物在 24小时内能否正常生长,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该段时间内,瓶中CO2足量)(1)思路:_(2)结果及结论:_;_;_。答案(1)测定密闭装置内的初始CO2浓度和培养24小时后的CO2浓度(2)如果24小时后CO2浓度小于初始浓度,则植物24小时内正常生长如果24小时后CO2浓度等于初始浓度,则植物24小时内不能正常生长如果24小时后CO2浓度大于初始浓度,则植物24小时内不能正常生长解析(1)若将该植物放在一密闭透明玻璃容器内并置于一定温度、光照条件下24小时,欲测定该植物这24小时内是否有生长,根

13、据光合作用产生O2吸收CO2,可测定密闭装置内的初始CO2(O2)浓度和培养24小时后的CO2(O2)浓度,比较二者大小,即可判定。(2)若24小时后CO2浓度小于初始浓度(24小时后O2浓度大于初始浓度),则说明该时间内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该植物这24小时内有生长;如果 24 小时后 CO2浓度等于初始浓度,则植物 24 小时内不能正常生长;如果 24 小时后 CO2浓度大于初始浓度,则植物 24 小时内不能正常生长。4低温会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水杨酸可以增加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SOD能够清除细胞中的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冻性。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研究水杨酸对植物抗冻性的影响。材料与用具:生理状况一致的水稻幼苗若干株,高浓度水杨酸溶液,蒸馏水,冰箱,SOD活性检测装置等。(要求与说明:SOD活性的具体检测方法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水杨酸只用喷施一次到幼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