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20758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8课 北宋的统治课件 岳麓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课 北宋的统治,第七单元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两宋社会变化,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学习目标,1.了解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了解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2.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3.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地看问题的结论。,一,探究点:北宋的建立与与中央集权的强化,1.北宋的建立(

2、陈桥兵变): (1)时间:960年。 (2)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 (3)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赵匡胤,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杯酒释兵权”,(1)军事方面:设法剥夺高级武将的军权,从地方军队里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2)在中央: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各自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3)在地方: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地方财赋收入除留一部分作为必要开支外,其余全部收归中央;还在府、州设置通判,与知府、知州共同管理地方。,一

3、,探究点:重文轻武的国策,1.原因:,吸取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的历史教训。,2.表现:,(1)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文官可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大驾卤簿图中骑马的宋代文官,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狄青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

4、,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2)进一步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3)重视文教事业,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州学、县学,由朝廷选派学官,传授儒学。私人创办的书院也在两宋时迅速发展,对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年。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岳麓山东面山下。 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的孔府建筑群,始建于宋,明朝移建于今址。,一,探究点:宋初统治措施的影响,1.积极

5、影响:基本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2.消极影响:造成了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军队指挥不灵等诸多弊端。,中央集权的强化,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东京,北宋的统治,剥夺高级武将军权; 在中央,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宰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各自长官分别对皇帝负责; 在地方,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重文轻武的国策,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武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 进一步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6、; 开办学校,传授儒学。,基本消除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等弊端。,1.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皇帝是( )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朱棣,C,2.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辽 B.北宋 C.南宋 D.金,B,3.以下对北宋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实行糊名法 B.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C.录取名额比唐朝有所减少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4.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 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 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 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D,5.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