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2064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5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出现 发展 繁荣丰富,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原始社会末期,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商周时期(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史海拾贝:,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

2、关的成语呢?,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革故鼎新等,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思考: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完全相同的?,想象一下,古时那些独一无二的青铜鼎是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制作出来的呢?,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朝后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此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最大的古代青铜器。,人,牛,水,日,上,下,明,

3、射,试试看:你认识这些字吗?,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王懿荣: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被谁发现的?,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祭祀、战争、农业、官制、刑法、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甲骨文被发现有什么影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为什么说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呢?,甲骨文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文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造字特点,象形文字 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

4、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甲骨文、石刻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而属于属于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例如上、下、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则是下字。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在陷阱里放置的致命的危险物(交叉而置的箭)。,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如“武”,从戈从止。止是

5、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课堂训练,1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右图的展品出自中国古代的( )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许多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这些龙骨上面刻写符号,被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A,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法称为(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