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026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 岳麓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表明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A让百姓丰衣足食B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C以“仁”统领人们的思想D以诚信对待百姓答案:D解析:在孔子看来,“食”、“兵”和“信”都很重要,但三者之间,最重要的是“信”,讲求信用是巩固统治的基本条件。2北宋欧阳修说:“董生,儒者。其论深极春秋之旨;然惑于改正朔不能高其论以明圣人之道,惜哉!惜哉!

2、”与欧阳修同时代的刘敞也指出“然仲舒好言灾异,几陷大刑背于圣人之道,惑于性命之理者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董仲舒的思想不能满足君主的需要B欧阳修、刘敞认为董仲舒偏离了先秦儒学C董仲舒对儒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D欧阳修、刘敞的观点得不到儒家的认可答案:B解析:欧阳修和刘敞对董仲舒的学术思想作出了较为一致的评价,在他们看来,董仲舒的思想偏离了先秦儒家的方向,应该批判。3朱熹说:“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这表明朱熹把格物的目标定为()A“存天理,灭人欲”B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C明道德之善D探究科学真谛答案:C解析:朱熹在

3、材料中提到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目标在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而不是停留在对个别事物和技巧的认识。4王夫之提出:“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民主共和制B实行君主专制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天下为公答案:D解析:王夫之在材料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秦试图永久维持自己的统治,不符合公义,所以失败。这表明他主张天下为公。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5恩格斯指出:“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这番话说明火药传入欧洲()A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

4、发展B推动了欧洲政治的发展C导致欧洲骑士阶层逐步衰落D引起了欧洲的社会动荡答案:A解析:恩格斯这番话是说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文明进程产生了促进作用,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6诗经氓描写了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买丝,借机搭识。可是两人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这反映了诗经的创作风格是()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 D人文主义答案:B解析:这首诗描写了这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经历,同时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在创作手法上属于现实主义风格。7宣和书谱中说孙过庭的书法:“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以下书法作品中与此描述中的风格类似

5、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表述来看,孙过庭的书法有些属于草书,在四幅图片中,A项属于楷书,B项属于行书,C项属于草书,D项属于隶书。8苏格拉底提出,个人通过独立的思考,事情才有可能变得清楚;是知识让我们摆脱了私见,成为真正能行独立判断的主体。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来自于知识C教育有利于美德的培养D美德就是对善的认知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在材料中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拥有知识,才能准确认识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说自己喝的美酒连耶稣也喝得,神父知此人有钱便说要将其烧死。那人连忙通关节,献上一大块

6、黄澄澄的脂膏,让神父搽在眼上,以医治他见钱眼红的病。”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A宣传了人类平等B主张发展人的个性C抨击教会的腐败D抨击了教会的禁欲思想答案:C解析: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讽刺了神父的贪婪敲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10孟德斯鸠认为,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不便,因此人民必须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做一切他们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该言论表明孟德斯鸠()A主张人民接受现有政治地位B反对给予人民选举权C认为人民无力行使司法权D主张民选代表行使立法权答案:D解析:在孟德斯鸠看来,既要把立法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无法保证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立法,只能由人民选出的代表代为行使。11

7、下图为19世纪中期一幅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左边人物是达尔文,右边人物是维多利亚女王。这幅漫画反映了()A达尔文遭到了人们的一致声讨B政府支持达尔文的科研工作C达尔文的思想没有科学依据D进化论思想并未被所有人所接受答案:D解析: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在当时得不到人们的一致认可,有些人并不赞成,于是出现了这样讽刺达尔文的漫画。12以下是英国生铁产量的变化表,促使英国生铁产量翻了两番的关键技术突破是()年份178817961804产量(万吨)6.812.825A.棉纺织业发展的推动B机器制造业发展的要求C冶金工业的急剧发展D改良蒸汽机的推广使用答案:D解析: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英国工业革命最迫切

8、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生铁产量的增加是冶金业发展的表现,但主要是得益于蒸汽机的使用。13马克吐温的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以6世纪的英国影射当时(19世纪)社会丑恶的人和事,主人公想通过工业革命、普及教育等改革建立民主制,却以失败而告终。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创作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D社会主义文学答案:B解析:材料中马克吐温把生活中丑恶的人、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唤起读者的憎恶感。字里行间包含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忿恨,属于现实主义文学。141885年,凡高画出了吃土豆的人(下图)。该作品表现了小木屋微妙的光线变化,歌颂了农民们的体力劳动。这表明他的作品

9、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这幅作品注重对光线的运用,通过对色彩变化的捕捉来体现作品主题,符合印象画派的创作特点。151827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去世,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但在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大浪潮,学校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柩。这一现象体现了()A人们对没有人在贝多芬身边表示同情B人们对贝多芬音乐成就的怀念C人们对死者出于礼节性的安慰D贝多芬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答案:B解析: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对世界音乐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他在去世后受到了人们这样的礼遇。161925年苏联拍摄的波将金号战舰描述了苏俄的革命历程,摄制成功后

10、引起巨大反响,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但西方国家禁止进口这部电影。这反映出波将金号战舰()A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阻挠B是一部有语言对白的影片C其先进的技术令西方蒙羞D鼓动广大人民参加十月革命答案:A解析:电影发展的初期是黑白无声电影,B、C两项错误。苏联电影描写了革命历程,因而西方国家禁止进口,这说明意识形态因素阻挠了该影片的传播。17近代翻译家林纾学习西方的原则是:“学盗之所学不为盗,而但备盗。”他在雾中人叙中说:“吾恒语学生曰:彼盗之以劫自鸣,吾不能效也,当求备盗之方。”由此可见林纾的思想是()A实行君主立宪制B主张民主共和制C学习西方以抵御侵略D提倡发展实业

11、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林纾希望通过促使人们学习西方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验,来抵御侵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18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胡适也说:“何以那种吃人的礼教制度都不挂别的招牌,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呢?”二人思想的共同特征是()A为民主共和彻底扫清道路B打着孔子的旗号反孔C把一切反动势力都归于孔教D将民主启蒙与批孔联系在一起答案:D解析:在陈独秀和胡适的言论中,都把矛头对准以孔教为代表的封建制度,以反孔为反封建思想、实行民主共和服务。19胡绳评价说:“在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反映他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并使他终于

12、在晚年坚定地实行同共产党合作的政策。”这里的“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是指()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 D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题眼“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这包括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思想,在孙中山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新三民主义。20有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一脉相承”是指()A二者都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B前者为后者规定了基本方向C后者对前者做了发展和完善D后者是前者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答案:A解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继承与发展的

13、体现。21建国初期为了筹集资金快速工业化,国家以农业积累补助工业,但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从此广大农民不仅不再向国家交税,而且还可从国家得到多项补助。这说明()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D国家政策与时俱进惠及民生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根据国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指导思想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以上材料显示了国家政策与时俱进的特点。221920年,普朗克在诺贝尔获奖演说中这样回忆道:“经过一生中最紧张的几个礼拜的工作,我终于看见了黎明的曙光。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景象在我面前呈现出来。”“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可以理解为()A看到了

14、量子论的前景B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性C量子力学取得重大进展D推翻了经典力学体系答案:A解析:普朗克对近代物理学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材料中他应是在获奖演说中回忆自己的重大事件,所以应选A项。23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中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原子弹爆炸成功与中国政府的声明自相矛盾B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C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又避免刺激其他国家D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答案:C解析: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惊慌,中国政府的声明则表明了自己对使用核武器的态度,争取其他国家的理解。241957年毛泽东强调:“双百”方针是一项长期性的基本方针;治理我们的国家应该采取“放”的办法;我们目前不是“放”得过多,而是“放”得不够。这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双百”方针()A得不到知识分子的认同B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C即将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遭到人们的普遍抵制答案:B解析:1957年,“双百”方针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了,还需要强调其重要性,反映了当时这一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