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020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以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的醇厚之风,独树一帜”。这一学派的创立者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看,该学派“重血亲人伦”、“重道德修养”等,由此判断是儒家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答案选A项。2“事物矛盾着的两方面,遵循物极必反的法则,相互转化。”这种思想属于()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相符。答案选B项。3“春秋末到战国时代,人文

2、思潮达到了全面兴盛时期”,各学派纷纷“提出各自的要求与愿望”。这种“人文思潮”的兴盛是指()A三教合一 B百家争鸣C春秋大一统 D学在民间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春秋末到战国”和“各自的要求与愿望”等信息可知,“人文思潮”的兴盛是指当时各学派针对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主张而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A项发生在秦汉之后,C项是在汉代,从时间上排除;“学在民间”虽时间上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中的思想潮流,排除D项。答案选B项。4战国时期,主张“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庄子C孟子 D韩非子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关心百姓民生的积极有为

3、的思想。老子、庄子主张无为,与材料不符。韩非子重刑罚,与材料相反。因此,答案选C项。5墨子一书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这体现出墨子的主张是()A非攻 B尚贤C非乐 D节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选拔人的标准应是“能”,不应受其身份限制。答案选B项。6“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宣传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孟子 B墨子C韩非子 D黄宗羲答案:C解析:材料认为“术”、“法”都是君主的工具、手段,不可或缺。这里的“术”指君主统治的权谋术,“法”指国家的法令条文。这是法家思想。答案为C项。7“这种思想托始于黄帝,在老子学说基础上吸收了儒墨名法等学说中

4、的积极成分,形成以政治学说为中心内容的哲学思想。”汉初,“这种思想”在政治上体现为()A春秋大一统主张的提出B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C郡国并行制的实施D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汉初”、“黄帝”、“老子”,这种哲学思想就是汉初的“黄老之学”。以老子学说为基础主要是指“无为而治”。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休养生息。答案选B项。8即位之初,汉武帝虽然遭受挫折,但在选取贤良方正时,留意收揽儒生,授以官职。同时,鼓励学者研读儒家典籍,使五经传习更有系统。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武帝彻底摆脱了汉初的“无为”治国思想B儒家思想符合汉武帝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得到加强D

5、儒家思想只符合西汉国家统一的发展需要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开始起用儒生,鼓励研读儒家典籍,这说明汉武帝治国思想开始向儒家思想转变。这种转变实质上体现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学说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故选B项。“挫折”一词显示汉武帝还未摆脱“无为”思想的束缚,排除A项;当时,儒家思想正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排除C项;D项所述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9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思想()A是孟子的民本思想B是荀子的政治思想C与董仲舒的主张一致D不符合实际需要答案:C解

6、析:由题干中的“皇帝被神圣化”、“解释权则掌握在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神授”思想和儒家的独尊,这正是董仲舒所倡导的。故选C项。10董仲舒认为,天是有道德属性的人格神,人是上天按照自己面貌创造出来的,天人之间通过五行之气等中介互相感应。这种思想即()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C三纲五常 D顺应自然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天”通过“五行之气”与“人”互相感应,这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故选B项。11被定为一尊的儒家学说,沾上了浓重的“道家味”和“法家味”。该评论体现了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特点是()A失去本色 B兼收并蓄C崇道遵法 D崇法尊道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

7、材料看,当时儒家学说吸收了道家、法家的思想主张,但是仍以儒家为本,这体现的特点是兼收并蓄。故选B项。12冯天瑜教授认为:唐代的儒学、道教、佛教“并行造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人们不以一教为尊,亦不必以自己的信仰去屈从于一尊意志”。这种现象()A导致唐朝统治思想混乱B使道教取代了儒学C使佛教成为统治思想 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朝时道教和佛教得到发展,因此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答案选D项。13下图漫画一团和气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

8、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形成了思想体系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使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答案:B解析:漫画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这种趋势推动儒学到宋代发展到理学阶段,排除A项,选B项。漫画所示“佛、道、儒三教的人物于一图之中”并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C项;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西汉,但当时儒学是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排除D项。14程颐说:“克己则私心去,自然能复礼,虽不学文,而理意已得。”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是()A理是世界本原B存天理,灭人欲C心外无理 D吾心即是真理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程颐认为

9、“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这样便可得到理。这反映的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故选B项。15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 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 098人 A.政府治国严谨 B妇女地位有所上升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的一面答案:D解析:贞节牌坊唐宋较少,可见唐宋对妇女的约束较小。元代增加,明清两代激增,表明理学成为正统思想后,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大。答案选D项。16下面人物的观点相同之处有()都主张格物致知都属于儒家思想都主张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都认为心外无理A BC D答案:B

10、解析:朱熹和王阳明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但理学和心学都属于儒学;对理的追求、对私欲的抑制是二者的共同主张,上升到政治层面,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朱熹相符,与王阳明相符。答案选B项。17史学家侯外庐等认为,中国启蒙思想开始于十六七世纪之间(明清之际),这正是“天崩地解”的时代。当时出现“思想启蒙”的根本原因是()A程朱理学的衰落B君主专制的加强C市民工商业阶层扩大 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主要表现为当时黄宗羲等人的进步思想。它的出现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即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18“今日之日月,非用昨日之明也。今岁之寒暑,非用昔岁之气也。是以知其富有者

11、,惟其日新,斯日月贞明而寒暑贞盛也。”持这种观点的思想家是()A王阳明 B李贽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旧不断更替的过程,新事物不是旧事物的重复,这是客观世界不断运动的规律,这是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故选D项。19黄宗羲主张在边境地区方镇,“务令其钱粮兵马内足自立,外足捍患。田赋商税听其征收,以充战守之用。一切政教张弛,不从中制。终其世兵民辑睦、疆场宁谧者,许以嗣世”。其主张意在()A实行分裂割据B限制君主权力C彻底否定封建制度 D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黄宗羲主张实行自主权利较大的方镇地方行政制度,并非分裂国家,而是限制君主对地方管制的绝对权力,是其批判君

12、主专制的体现。答案选B项。20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思想“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得此评价主要是因为他()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经世致用C提出工商皆本 D倡导君臣平等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的评价,强调了注重实用这一特点。这种特点与经世致用主张一致。答案选B项。21黄晓军在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中写道:“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这反映出()A明末清初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他们彻底否定传统儒学的地位C他们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

13、他们对未来社会有一个完整的构想 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答案选C项。22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蔡伦工为之”是指()A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B蔡伦建造了首座造纸作坊C纸从蔡伦时才真正产生D和帝时蔡伦使纸彻底代替了简答案:A解析:“汉兴,有纸代简”表明早在西汉之初,就已经产生了纸,自然也就有了生产纸的场所,B、C两项错误。蔡伦之前就已经产生纸,他“工为之”即改进造纸技术,从而使纸的使用更加广泛,但是和帝时是不是完成了纸代替简的

14、过程不能依此判断,故A项正确,排除D项。23元朝至元年间,有官府编辑和刊刻的农桑辑要一书,另外还有王祯编著的农书和鲁明善编著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业科学著作。这实质上反映了()A垄断农业生产技术的企图B统治者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C时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游牧经济遭到严重歧视和打击答案:C解析:农书的编订说明对农业的重视,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A项所述。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和农业技术,从根本上讲是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也无法表明游牧经济遭到严重歧视和打击,排除D项。24师曰:“吾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向不示人,得人不传,恐成坠绪。”跟随这位老师可以从书中学到()A中医诊断的方法B辨识千余种药物的方法C一万多个药方D清代医学发展的历史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判断,该老师传授的应是中医诊断、治疗等中医学方面的知识。B、C两项与本草纲目相符。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的医学著作,排除D项。答案选A项。25下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