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020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目标导航1.中国古代的农学、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成就,结合教材掌握即可。2重点是四大发明,对于其发明、改进和外传的时间都要用心掌握。3结合四大发明在中外的不同作用,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以及其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名称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出现_发明植物纤维纸唐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唐朝炼丹制药时发明战国时期_发展东汉_改进造纸术北宋_发明活字印刷术唐末始用于战争,五代和宋广泛应用宋代发明_用于航海外传13世纪中期传入朝鲜,后传到欧洲14世纪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世纪传入欧洲,推动_二、天文学成就1特点:形成一套完整

2、的古代天文学体系。2表现(1)天象观测拥有世界上最早的_记录。对彗星和_记录分别比欧洲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对_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2)天文著作:战国时期_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发明_;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欧早1000多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_。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_;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元代:郭守敬制成_,比欧洲早300多年。三、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1)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2)春秋战国:发明了_。2东汉:九章算术(1)内容:总结周秦到汉代数学成就;记载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2)地位:标志着我

3、国_的形成。3南朝:_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4_:发展成简便高效的珠算法。四、古代农书1南北朝:_(1)作者:北朝_。(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内容: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2元朝:农书(1)作者:_。(2)特点:重点放在_改革方面。(3)影响:对提高生产力起极大推动作用。3明朝:农政全书(1)作者:_。(2)特点:充分汲取_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3)地位:徐光启被誉为“_”。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时间作者与著作内容或特点地位战国至西汉_现存较早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_论述“

4、望、闻、问、切”四诊疗法中医临床医学经典。张仲景被称为“_”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_”和五禽戏_是早期体育保健体操明代李时珍_药物学著作全面系统地总结16世纪以前药物学成就,创立当时最先进的_,推进生物学发展答案:一、西汉司南蔡伦毕昇指南针地理大发现二、2.(1)日食哈雷彗星太阳黑子(2)甘石星经石氏星表(3)浑象仪候风地动仪黄道游仪简仪三、1.(2)筹算计算法2.(2)古代数学体系3.祖冲之4.元代四、1.齐民要术(1)贾思勰2.(1)王祯(2)生产工具3.(1)徐光启(2)西方(3)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圣麻沸散五禽戏本草纲目分类法课堂作业(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

5、知识点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太平御览载:“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以纸代简得到普遍推广最早是在()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北宋答案:B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蔡侯纸”,使纸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故纸的普遍推广和使用开始于东汉时期,答案为B。2怛罗斯战役是唐朝和大食(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间的一次非常重大的战役,它客观上促进了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间的交流。此时,中国有可能西传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棉纺织技术答案:A解析:解此题关键是抓住“唐朝”这一时间信息,分析选项可知在这一时期中国只有造纸术已经发明

6、,其他尚未发明,据此得出答案。3某学习小组在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将印刷术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印刷史上的革命”。中的文字应是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转轮排字盘 D铜活字印刷术答案:B解析:宋代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性突破,大大提高了印制效率。雕版印刷术是早期的传统的印刷技术,是被“革命”的,应该属于第一个阶段;C项和D项是对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答案为B。知识点二天文学成就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展览”。下列图片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简仪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7、。A为司南,B为地动仪,C为本草纲目,D为活字印刷品。郭守敬的简仪属于天文学仪器,同属天文方面的是地动仪。5我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主要有()石氏星表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技术制成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认知能力。不属于天文学成就。都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知识点三算经与圆周率6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算筹的发明 B珠算运算口诀的编制C授时历的编制 D九章算术问世答案:D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前往图书馆搜集查阅了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几本典籍。该小组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8、()A中国古代的科技与生活 B领先世界的中国农耕文明C中国先民的生产与生活D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与生活答案:A解析:题干里的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都属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科技典籍,故答案为A。知识点四古代农书8与齐民要术相比,农政全书最能体现开风气之先河的一点是()A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B达到了传统农学的顶峰C系统总结了我国历代农业的经验D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答案:A解析:农政全书最早介绍和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这是齐民要术所不曾出现的,体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特点。9李约瑟指出,在科学技术上,“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

9、古代“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科技成果有()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石氏星表简仪阿拉伯数字A B C D答案:A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正确;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正确;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的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三百多年,正确;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错误。故答案为A。知识点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10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奇葩,今天坐在药铺里看病的医生仍采用四诊法,这起源于()A扁鹊 B张仲景C孙思邈 D李时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伤寒杂病论,并阐述望、闻、问、切四诊法,

10、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11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部分国家肆虐时,中医中药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如果想了解传统中医中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最适合查阅的资料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答案:C解析:A、B两项是侧重于病理方面的医学著作,错误;本草纲目是药物学巨著,C项正确;天工开物是科技类著作,排除D项。故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技术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

11、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这句话?(3)材料二中“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综合材料一、二,概述四大发明的世界地位。答案:(1)造纸术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2)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

12、胜封建贵族的力量。(3)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4)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代表,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到来。课 后 作 业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因为“缣(细绢)贵而简重”,所以蔡伦利用一些便宜易得的原料改进造纸术。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错误;魏晋时期纸开始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错误;传统的书写材料使用不便,所以推动了“蔡侯纸”的出现,正确;根据“自是莫不从用焉”可知正确。故答案为D。2看历史上载文指出:实际上,那个流传甚广,以一把磁勺放在一个铜盘上的司南造型(如图),确切的出现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末,而这个造型是否历史上真正的司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部早已存在诸多争议。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图中的司南并不是由考古发掘出的B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指南仪器司南C图中的司南造型在学者中存在争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