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914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7 岳麓版必修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任苏共总书记),他是谁?,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并将核武器控制权交给叶利钦,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为什么走向解体?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向发展?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1991年12月25日 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

2、落,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问题: 两极格局是如何瓦解的?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是 什么?,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一)苏联解体的过程:,(1)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 (2)改革中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3)1990年,一些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 (4)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5)1991年, 8.19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6)1991年12月,独联体的成立 (7)1

3、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 (8)1991年12月26日,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解体,俄,罗,斯,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二)苏联解体的原因,背景材料: 1982年11月10日,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病逝,终年76岁。其时,正值信息科技革命兴起,知识经济时代开始到来,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潮流的撞击下,世界更加开放、依存性不断加深。发达国家高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而苏联却置身这一潮流之外。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弊端更加突显,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止步不前,渐渐陷入困境。,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使苏联

4、陷 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探究:强大的苏联为什么解体?,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了全面改革。前两年主要是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效。 1987年开始进行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在外交上:苏联放弃同美国全面对抗。,现实(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既不彻底,又偏离了 科学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引起了引起国内思想混乱、局势动荡,民族矛盾爆发,苏联迅速走向解体。同时对东欧剧变也产生重

5、大影响。,(三)苏联解体的影响,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标志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结束,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 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987年9月8日,里根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白宫签署控制中短程核武器协议。,1985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会晤,美苏关系步入“新开端”,里根总统和戈尔巴乔夫在红场,(四)东欧剧变:,(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3)表现:,各国政权易手; 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地区性战争不断;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经互会和华约相继解

6、散。,概念: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 纷纷丧失政权所引发的政治剧变,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 上台执政(最早剧变),1993年国家分裂为捷克共和国 和斯洛伐克共和国,1990年匈牙利共产党 地位被取缔,1990年南联盟分裂为 五个独立的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 并入联邦德国,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柏林墙第一次被凿开一条缝,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很快被推倒,今日的柏林墙遗址附近竖起1065个十字架以纪念冷战时期从前东德逃亡的遇难者,(4)东欧剧变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其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

7、济危机;,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拓展思考】:对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这一重大挫折?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认识:,这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历史教训:,各国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独立发展的道路,不 能照搬别国模式。,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要不断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处理好民族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坚持马列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政治方向,坚持共

8、产党的领导。,问题: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是什么?,在白宫南草坪,巴以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总体趋于缓和,1、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主流,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表现:,1991年海湾战争;1992年波黑内战; 1998年科索沃战争与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 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美国纽约世贸大楼 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分子袭击。,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原因:,旧因原有国际力量平衡被打破,民族、宗教、领土矛盾暴露;新因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

9、威胁;恐怖主义活动频繁。,阿富汗:塔利班余党还在活动,格鲁吉亚:分裂势力不安宁,两极格局瓦解后动荡的世界,1990年海湾战争,1999年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空军的B-1轰炸机从英国费尔福德基地起飞,参加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北约炸毁的南联盟大桥,被北约炸毁的房屋,科索沃阿族难民逃往马其顿,3月29日,挤在一辆卡车里的一群难民抵达黑山共和国的一个村庄,3月29日,在南联盟邻国马其顿境内一个来自科索沃、 面色忧郁的孩子看着车窗外。,北约动武造成南联盟难民潮,希 腊,西班牙,世界各国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加 拿 大,莫斯科群众抗议北约空袭南联盟,自从“911”恐怖袭击发生后

10、,美军第10山地师向海外派出了大量精锐的地面部队,并直接参加了阿富汗战争。,注意:“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三个总体,三个局面”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面动荡。,两极世界瓦解也就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易错: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格局形成。(多极化尚未形成,只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方向,它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2.原因:,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 发展壮大;,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11、,3.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战后国际格局经历了哪些重大变化?,国际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国应怎样顺应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这一潮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提高国际地位,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它包括经济、 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形成两极格局对峙 20世纪

12、6080年代: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几个主 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 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课堂总结,在本课我们学习了跨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但世界并不太平,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缓和与动荡局面并存;虽然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但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重新分化组合,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今世界的发展,给我国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我国作为对世界事务负责任的大国,应勇敢地面对挑战,不

13、断提高综合国力,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课 堂 训 练,选择题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 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 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D,B,4、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的直接后果是( ) A. 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 使苏联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 导致苏联经济大滑坡 D. 使苏联民

14、族分裂愈演愈烈,A,3、 2009年,美国一大学教授说:“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在21世纪头10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相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单极世界 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影响政治多极化 A B C D,C,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B. 美国是反恐怖主义的领

15、导国家 C. 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美国积极推动政治经济的全球化 6、导致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长期严重的经济困难得不到解决 B. 国家领导人实行政治多元化 C.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D. 国内反对派势力迅速壮大 7、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 B. 推进全球一体化 C. 实现地区集团化目标 D.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A,D,8、 2011年,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的斗争不断,局势日趋紧张。一些国家的侨民纷纷撤出,西方国家也趁机插手 。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霸权主义是造成利比亚局势紧张的根源 B国际恐怖主义是动荡的罪魁祸首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是当今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D,9、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由“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 “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 B C 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