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55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启继承禹的地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燕国国君C卿大夫D士4.中国传统家族有

2、“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5.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中央专制集权的国家。这些措施包括( )皇帝制 郡县制 刺史制 三公九卿制A BCD6.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秦朝丞相 汉朝中书令B秦朝太尉 唐朝节度使C秦朝御史大夫 宋朝通判D宋朝枢密使 明朝殿阁大学士7.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使 D.颁布“推恩令”8.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

3、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 西周 秦 元 制度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中央节制地方 表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分封制贵族政治B宗法制贵族政治C宗法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分封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9.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相权不断削弱B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C皇权不断加强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10.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1.“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

4、“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12.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些规定( )A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 B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C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 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1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4.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氏族组织对政治仍然有重要影响。到克

5、里斯提尼改革时,以地域为基础的部落组织成为重要的政治单元。这一变化表明( )A雅典民主制度进入到全盛时期B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力被剥夺C家庭已经不再是社会基本单位D在政治活动中血缘关系被打破15.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项中属于其“失”的是( )公职选举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民众组成陪审法庭城邦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A B C D16.下列关于雅典公民克里同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A BC

6、D17. 分封制在分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收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促进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推进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18. 从秦汉时期开始,地方官员任命实行流管制度,规定官员不得在原籍为官,不能在一地久任。对流管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 易导致官员之间的疏离B.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D.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治理19.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学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 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

7、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20.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意在()A.加强对地方控制 B.继承西周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政治体制二、非选择题(40分)21.(22分)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

8、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以上材料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

9、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6分) (2)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4分)2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

10、,初步建立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选官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9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科举制的实施有什么作用?(8分)。高一历史月考答案1-5 BCBDC 6-10 CADCB 11-15 DCBDD 16-20 CCAAC曾子班21-30 DBDAA CCDBD21.(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

11、(4分)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2分) (2)三省宰相共同议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实施);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6分,任答两点) (3)原因:元朝丞相跋扈的教训;出生社会底层的自卑;胡惟庸之狱。(6分) (4)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4分)22.(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1)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3)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4)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