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51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导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课件(含新题) 新人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4,1,5,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习目标,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晋,长平,齐,桂陵,课前学案,356,井田制,土地,耕织,县制,军功,国君,徭役,课前学案,战国,天府之国,李冰,成都,课堂导案,合作与探究 探究:战国七雄 阅读教材P31P32,结合下列形势图,探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示意图,课堂导案,【探究原因】 1图1和图2这种诸侯混战局面是由西周时实施的什么政治制度的弊端造成的? 分封制。 【探究演变】 2从两幅图看,晋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课堂导案,3到战国后期, 演变成了哪几个诸侯国并存的局面?历史上把这局面称为什么? 韩、赵、

2、魏、楚、燕、齐、秦; 战国七雄。 【探究影响】 4你怎样看待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给当时社会带来了多种灾难,民不聊生,但客观上有利于历史前进,孕育了统一的因素。,随堂训练,知识点一: 战国七雄 1(2018柳州模拟)“魏国军队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兵救赵,军师孙膑说:魏国主力攻打邯郸,其都城大梁空虚,如果直接攻打大梁,魏国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围魏救赵”的故事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D,随堂训练,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

3、期(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B,随堂训练,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3(2017郴州)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 C推行县制 D重农抑商,B,随堂训练,4(2017东营)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北魏孝文帝改革,B,随堂训练,知识点三: 都江堰 5你知道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4、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历史上中国先民兴建的工程中,也具有这一特点的是( ) A万里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6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是( ) A防洪防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B,B,随堂训练,商鞅徙木立信 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商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就这样,商鞅树立政府言出必行的信用

5、,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得以推行。,随堂训练,【精例】(2017庆阳)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D,随堂训练,【分析】本题以汉书记载为依托,考查商鞅变法。据“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可知,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的措施。 【答案】D,课后练案,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 C都江堰的开凿 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D,课后练案,2(2017广东模拟)群臣不再

6、以贵族身份行使权力,君主运用礼法、刑罚、奖赏等手段控制群臣。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B,课后练案,3(2018福州模拟)右图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通惠河,A,课后练案,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B,课后练案,5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

7、赏,C,课后练案,6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 B C D,A,课后练案,7(2017娄底模拟)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承认土地私有 C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C,课后练案,8(2018菏泽模拟)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

8、励军功 9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 A李冰 B刘备 C诸葛亮 D郑国,A,D,课后练案,10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A,课后练案,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齐国邹忌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课后练案,材料三:秦国,初时偏处西边,国小力弱,不受各国重视 。 中图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 战国七雄实力比较,

9、课后练案,依据上面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各国为什么要变法? 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课后练案,(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归纳一下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其各项措施的作用。 目的:富国强兵,增强争霸实力。内容: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民间自由买卖,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有利于国富。奖励军功,增强军队战斗力,有利于强兵。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加强了对地方

10、的控制。,课后练案,材料四: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 中图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旧贵族为何要对商鞅恨之入骨?尤其对商鞅哪一项改革措施更恨之入骨? 因为商鞅中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奖励军功。,课后练案,(4)材料四讲,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探究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变为怎样?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迅速增强,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成为战国后期的第一强国。 (5)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商鞅为变法而死,但变法为何还会成功? 说明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因为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