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33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卷49分,卷71分)第卷 基础部分一基础选择题。(共6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阙秦(qu) 忤视(w) 王翦(jin) 药淬之(cu)B濡缕(r) 失其所与(y) 右手揕其胸(shn) 朝济而夕设版焉(zho)C拜谒(y) 皆为戮没(l) 共其乏困(gng) 夜缒而出(zhu)D拊心(f) 变徵之声(zh) 瞋目(chn) 樊於期(y)2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

2、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每小题2分,共6分)3.共其乏困。 通 , 。4.夫晋,何厌之有? 通 ,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 ,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每小题2分,共6分)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秦伯说,与郑人盟。 8.于是,乃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五写出词语“其”在各句中的含义。(每小题2分,共6分)9失其 所与,不知。 10吾其 还也。 1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 有改悔 四古诗文阅读(一)古文阅读。(共15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

3、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B. 越国以鄙(边邑)远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D. 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13. “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

4、以为得之矣14.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15. 翻译句子(10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分)(2)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分)(2) 古诗阅读。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

5、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16.请对首句中的两个“自”字进行赏析。(6分)17.“不见人烟空见花”用了对比反衬手法,请分析其在诗句中的作用。(5分)第卷 拓展部分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820 题。(15 分) 大师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真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

6、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

7、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 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

8、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 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

9、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那人弯下了腰,轻声的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有删改)18.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石匠想当大师”为线索,叙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 败名裂,后来不想当大师,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B小说第二段详细地叙述了石匠得到雕刻汉白玉真人像差事后的心理,意在表现石匠内心无法抑制的激动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C小说中,财主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

10、”这不仅表现了艺术与真实的关系,还形象表现出财主是懂得艺术的人。D小说中石匠之所以使一尊冰冷的汉白玉石升华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是因为 他带着对母亲的深情投入到雕刻中去。19细节描写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处的细节描写有怎样 的作用?(6 分)20最后两段管家和石匠的对话,表现了“石匠”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 回答。(6 分)六写作(50分)21.作文(50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获得成功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如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完美的。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

11、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着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请以“我的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A(B.“揕”读zhn;C.“戮”读l,“共”读gng;D.“於”读w。) 2A(渡河。)二、3.供 4厌5.震 6. 夫人 7. 盟 8函 其、五、12.B13.A 14,2.E 3. F 4. A 5.B 6.C 14D(A 项中以“石匠想当大师”为线索错,本文是以“为财主母亲雕像”为 线索。B 项“表现石匠内心无法抑制的激动”错,是写出石匠对沉浸在成为大师的 心情。项“还形象表现出财主是懂得艺术的人”错,小说并无此意,只是写出财 主的一种直觉)

12、15(6 分)表现人物心理。表现石匠急切地想抓住这个机会留下自己的名字来证 明自己技艺高超,成为同行中大师;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财主斥责石匠刻了 自己的名字,管家提醒石匠没刻自己的名字等情节做了铺垫; 深化小说主题。 与下文写石匠用心投入感情创作达到淡泊名利、胸中无我的状态形成对比,从而表现人物,深化主题。(6 分,每点 2 分。寓意相近即可)16(6 分)一是从石匠“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上我的名字”“我好想忘了 我的名字”这些语句,表现了石匠此刻已经不再关注自己是否留名的心态,而且突 出了他不再看重名利、忘我投入的境界;二是从管家的“你的名字叫大师”一句表 现了人们对石匠的认可,从侧面突出了石匠技艺的高超。(一点 3 分,共 6 分)六、1. B2. A 3.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