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20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创新班)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 回答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II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2、 64 Zn 65 Ag 108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2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CO的燃烧热为282.8 kJ/mol。现有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56.0 L(标准状况),充分燃烧后,放出热量710.0

3、 kJ,并生成液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H=282.8 kJ/molB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H=571.6 kJ/molC燃烧前的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为60%D混合气体燃烧后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2.5 mol3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

4、半导体为负极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2OH4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売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Z、W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W、Z形成的简单氧化物,W的氧化物熔点更高CX、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间均可发生反应DW、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WZ5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

5、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6a+5d4c12b) kJmol1B(4c+12b6a5d) kJmol1C(4c+12b4a5d) kJmol1D(4a+5d4c12b) kJmol1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H95.6 kJmol1B稀醋酸与0.1 molL1

6、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 kJ/molC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5 kJ/molD已知2C(s)O2(g)=2CO(g)H221 kJ/mol,则可知C的燃烧热H110.5 kJ/mol7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A0.1 mol CuO B0.1 mol CuCO3C0.05 mol Cu2(OH)2CO3D0.1

7、mol Cu(OH)28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 160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反应、可推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与反应、,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

8、.2NA 9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气化”:C(s)+2H2O(g)CO2(g)+2H2(g)H1=+90.1 kJmol-1催化液化:CO2(g)+3H2(g)CH3OH(g)+H2O(g)H2=-49.0 kJmol-1催化液化:CO2(g)+2H2(g)CH3OH(g)+1/2O2(g) H3=a kJmol-1A. 催化液化中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Ea、H2都减小B. 反应C(s)+H2O(g)+H2(g)CH3OH(g)H=+41.1 kJmol-1C. H2H3D. 如图为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6OH-CO2+5H2

9、O10水银法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以制得碱液纯度高、质量好而著称,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器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当阳极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解汞室中生成NaOH的质量为12 gC解汞室中产生氢气的电极为阴极D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器中的Na变成金属钠,与水银形成钠汞合金,从而与Cl2分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

10、分。11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研究获重大突破。已知:反应:C(s) + 1/2O2(g) CO (g) H1反应:C(s) + H2O(g) CO(g)+ H2(g) H2反应:CO(g) +2H2(g) CH3OH(g) H 3=90.1kJmol1反应:2CH3OH(g) CH3OCH3(g) + H2O(g) H 4=134.0kJmol1反应:3CH3OH(g) CH3CH=CH2(g)+3H2O(g) H 5=31.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0 B反应为放热反应C3CH3OCH3(g) 2CH3CH=CH2(g) + 3H2O(g) H=103.

11、0 kJmol1D3CO(g) + 6H2(g) CH3CH=CH2(g)+3H2O(g) H=301.3kJmol112用酸性甲醛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a、b都是铜作电极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H2O2H2SO42CuO2B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C当燃料电池消耗22.4 L甲醛气体时,电路中理论上转移2 mol eD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HCHOH2O2e=HCOOH2H13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式为2CH2=CH2O2=2CH3CHO。下列有关

12、说法正确的是A每有0.1 mol O2反应,则迁移H0.4 molB负极反应式为CH2=CH22eH2O=CH3CHO2HC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D该电池为二次电池14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l)H1300 kJ/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转移10NA个电子时,该反应放出1300 kJ的能量B当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 kJ的能量C当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D当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15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下列对实验现

13、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l2溶于水生成HClO,使溶液褪色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n处能析出O2II卷(非选择题)16.(12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0.50 molL-1NaOH溶液,(1)配制时至少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 g。(2)测定稀硫酸和稀

14、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塑料的 目的是固定小烧杯B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C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D为了简化装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由温度计代替(3)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H-57.3 kJmol-1) 。(4)取50 mL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6227.027.427.231.2325.925.925.929.8426.42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