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诗歌(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06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诗歌(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诗歌(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诗歌(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诗歌(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诗歌(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 诗歌(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诗歌(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仕才1给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舞榭()狼居胥()答案xix(2)多音字巷答案xin/hn2古今异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义:_今义:轻浮放荡。答案英雄人物建立的功业。3一词多义(1)望(2)封(3)道答案(1)回望/农历的每月十五/盼望/希望(2)封山/把当作疆界/坟墓/分封的疆土/书信/封赏/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封闭(3)说/取道/道理/道路4词类活用(1)赢得仓皇北顾:_(2)尚能饭否:_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北(2)名词用作动词,吃饭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赢得(yn) 嬴政(Yn)羸弱(li)

2、B舞榭(xi) 巷陌(m) 玷污(zhn)C元嘉(ji) 狼居胥(x) 莅临(wi)D佛狸祠(s) 金戈() 仓皇(hun)答案A解析B项“玷”读din。C项“莅”读l。D项“祠”读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觅:寻找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可堪:哪堪,怎堪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封:封山D烽火扬州路 路:道路答案D解析路:宋代行政区划名。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倒装句,C项无倒装。4下列各句中,没有

3、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答案B解析A项“风流”借指繁华的景象、英雄人物建立的功业。C项“金戈铁马”借指战争。D项“神鸦社鼓”借指祭祀。5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中运用典故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B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C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D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答案D解析回答

4、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运用典故的用意和作用。作者用此典故不是为了批判古人,真正的用意在于讽谏现实,所以D项分析得最准确。6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答案C解析C项为婉约派,其余均为豪放派。二、阅读理解训练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5、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下列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怀念廉颇,痛感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射南宋统治者。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答案B解析作者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尚可为国出力,并且蕴含着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于1205年作者任镇江知府期间。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欲

6、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弃疾到任后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之一。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为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作者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侂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D该词用典较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作者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作者“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答案B解析“侠肝义胆”的评价,有悖原意词中所歌颂的英雄都是与国家命运相系的,而并非个体的“义士侠客”。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