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669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用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推理、判断,从而提出假设并去证明这种假设正确与否的能力。3培养学生围绕探究目标、设计实验、准备器材、物品及实际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分析、判断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一丝

2、不苟的探究精神,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重点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难点1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2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课前准备教师:1. 变质的牛奶、各种真菌的子实体(木耳、香菇、灵芝),长霉的馒头、 面包,“长毛”的水果2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透明胶带。学生: 1. 预习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2上课前一天请小组长到实验室制备甜豆浆培养基,并对他们进行接种的初步培训。 3. 课余查找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资料。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情境引入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

3、质,很多同学每天都要喝牛奶(展示变质的牛奶)。这是某位同学喝了一半,在常温下放置了四天的牛奶,它还能再喝吗?为什么?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引出: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自主探究见后附“自主学习”。设计恰当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学。巡视,指导;及时搜集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熟悉教材,发现问题,提高自学能力。合作交流精讲悟疑一、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1你能说出它们是哪类生物吗?2. 细菌用肉眼能看得到吗?如何观察到细菌呢?展示:木耳,香菇、灵芝等再展示:长霉的馒头、面包,“长毛”的水果等。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4、1)配置培养基(2)高温灭菌(3)接种(4)恒温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回答:其中有的是美味佳肴、有的是稀有的药材,它们都是大型的真菌。夏天到了,食物、水果容易腐烂,长出的霉“毛”大都是真菌中的霉菌。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小组分析讨论、回答。由已培训过的两位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从中获得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的多一些?2.你们小组是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的?提示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示:我们家里用的香皂有除菌效果吗?如何证明呢?强调注意问题:1.控制变量唯一2.设

5、置对照实验3.避免偶然性,要科学合理。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教师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讨论题的答案,师生共同完善实验计划。指导学生课下完成探究实验。阅读56、57页的提示,确定自己小组的假设及探究方案。小组讨论,回答:准备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皿,里面有培养基,在洗手前,将食指按在培养基上接种,在用香皂洗手后,也将食指按在培养基上接种。然后将两个培养基进行培养。学生分组讨论:教室或草地、林地中,汽车站旁边,硬币,手指等环境如何接种。分组观察、对比、互相交流、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按照实验设计

6、,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实验室培养,以便下节课观察结果。拓展运用迁移升华 出示课后练习1、4两题,指导学生思考、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观察、阅读、讨论后回答。课时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并设计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的方案,要求同学们课下分小组实施实验方案,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配制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 高温灭菌的一般方法 接种 恒温培养 教后反思【自主学习:】1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都是植物或动物,偶尔还会看见蘑菇,它属于 。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见过馒头变质长霉、水果上长“毛毛”,那是真菌中的 。2 培养细

7、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1)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 ,可以选择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 混合在一起,即配制 ;(2)将配制的 进行 冷却,即 ;(3)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 上的过程,即 ;(4)把接种后的 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即 。【同步训练】1水果放久了会长出“绒毛”,这些“绒毛”属于(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2为了观察很小的细菌,需要配制培养基来培养细菌,各种培养基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是( )A.无机盐 B.琼脂 C.果冻 D.红糖3将牛奶与琼脂混合后,可以制成培养基。这主要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A.细菌 B.真菌 C

8、.水 D.有机物4常用的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是( )A.含有营养物质的各种液体 B.用纯净的琼脂制作成的凝胶状物质C.用高温消毒后牛奶,牛肉汁等都可以 D.琼脂加入营养物质后,煮沸胶化冷却后的凝固物5在教室、车站等不同的地方打开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这属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中的( )A.配置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6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基的目的是( )A.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B.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C.设置对照,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D.设置对照实验,并在两种环境中培养7我们每

9、天都要洗手,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洗涤用品和铺天盖地的洗涤用品广告,到底哪种洗涤用品除菌效果最好呢?小青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步骤一: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后,倒7个平板。步骤二:在班里随机挑选六名同学帮忙,其中五位同学分别用洗涤用品1、洗涤用品2、洗涤用品3、洗涤用品4和清水洗手,洗涤用品的用量、冲洗时间和程度均一致,另一位同学不洗。洗手后的同学不再接触其他物品。步骤三:六名同学分别用左手食指在六个不同的平板上画线。另外留一个平板不作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步骤四:在7个培养皿上贴上标签,放在300C的恒温箱中培养。步骤五:三天后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内:处理空白对照洗涤用品 1洗

10、涤用品 2洗涤用品 3洗涤用品 4清水不洗手菌落情况菌落数目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讨论和分析下列问题:(1)对培养基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六名同学分别用左手食指在六个不同的平板上画线属于培养方法中的 。(3)留作空白的培养皿,相对于其他培养皿起 作用。(4)请你尝试分析实验结果,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5)由此得出的实验结果可靠吗?说出你的分析。【当堂达标】1下列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是( )A.含有牛肉汁和琼脂的培养基 B.空气中C.温暖的装少量肉汤的密封瓶内 D.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如恒温干燥箱2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有下面四个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11、接种 恒温培养A. B. C. D.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4用无菌棉棒擦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A.配置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5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的原因是( )A.为细菌、真菌的生活提供较高的温度 B.将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杀死C.杀灭已经接种的细菌或真菌 D.为细菌、真菌的生活提供丰富的有机物6在培

12、养细菌过程中,把接种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或温暖的地方培养,目的是( )A.防止被其他细菌或真菌污染 B.便于观察 C.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防止培养基变质答案部分:自主学习:真菌;霉菌 2(1)培养基;琼脂;培养基(2)培养基;高温灭菌;高温灭菌(3)培养基;接种(4)培养基;恒温培养 同步训练:1C 2B 3D 4D 5C 6C 7(1)将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杀死(2)接种(3)对照(4)可以根据菌落的大小和数量来进行判断。不洗手接种的那个培养皿应该菌落数量多,其次是用清水洗手的,菌落数量最少的应该是留作空白对照的。用洗涤用品洗手的结果,菌落最少的,洗涤用品的杀菌能力强。 (5)结果并不可靠;应该进行重复实验 当堂达标:1D 2A 3D 4C 5B 6 C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