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互动训练b(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332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互动训练b(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互动训练b(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互动训练b(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互动训练b(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互动训练b(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45分)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2.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的说法合理的是(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3.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音

2、叉尽快停止振动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C.使振动延迟D.使声波多次反射4.无锡东林书院有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这句话,从“声现象”的角度,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空气、雨滴和声带,风声雨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B.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空气、雨滴和耳朵,风声雨声是人的眼睛看到的,没有介质也能知道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风和声带,风声雨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风和声带,风声雨声是人的眼睛看到的,没有介质也能知道二、填空题(共5题,共55分)1.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3、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能够传声。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3.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散步的人也可听到马达声,若人和鱼到快艇的距离相同,则最先听到快艇启动的马达声的是_(填“人”或“鱼”),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 中传播速度_。4.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4、1)通过对上面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2)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分析实验现象,运用 (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真空不能传声。5.在常温下,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4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请结合题意并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数值,回答下面问题。常温时声音在一些介质里的传播速度/(ms-1)(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_m/s。(2)常温时声音在金属管A中的传播速度是_m/s。(3)该金属管A可能是由_制成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