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305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 种群和群落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方格内的细胞和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均要计数B本实验不存在对照,且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检测取平均值C实验过程中若需要稀释,可以采用取0.1ml培养液加1.9ml水混合的方法稀释20倍D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一直呈逻辑斯谛增长2、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

2、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3、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入侵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将呈“S”型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

3、群落的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A B C D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B.一般情况下,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C.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研究现代城市的人口变化影响不大D.水稻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特征7、下列关于种群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光会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不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C迁入率和迁出

4、率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根据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8、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B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C种群密度是各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9、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扬,故在野地里呈点状分布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两种常用方法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10、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

5、值相比较,肯定会偏小的是 ( )A.酵母菌计数时,从静止的酵母菌培养液底部取样统计B.调查野兔密度是,野兔的标记使其更容易被天敌发现C.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数量偏少D.调查山坡中松树种群密度时,未对一米以下松树苗计数11、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每天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统计都需要使用样方法B.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C.个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应从盖玻片边缘滴加清水进行稀释D.本探究实验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对照实验12、下图为某鱼塘中一段时间内一种浮游动物与一种草食性鱼的种群数量

6、变化曲线,两种群所需食物种类有部分相同( )A.草食性鱼在a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浮游动物种群数量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C.草食性鱼和浮游动物在鱼塘中存在竞争关系 D.人们填鱼塘造田,会改变此群落演替的方向13、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然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有关1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7、 B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 D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15、右图曲线为某种群出生率,为种群死亡率,该种群K值是( )Ac点,死亡率最大的点Ba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 Cb点,出生率最大的点Dc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点16、图一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图二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A图一中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B若图一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

8、害的防治应在b点开始;若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C图二种群b被种群a大量捕食是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D图二种群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7、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C“J”型增长曲线中大于1 D增长速率是固定的18、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草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

9、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19、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遭到破坏后,形成一片空地,叫作“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物种。下列分析正确的 ( )A.杨树、白桦在林窗中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的初期,杨树和白桦间不存在竞争关系C红松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

10、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20、如图表示某海域鲅鱼的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 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鲅鱼种群的K值力2bD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2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改变演替的方向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绘的现象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 泥石流过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 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

11、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 每天定时取样,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B. 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后,再盖上盖玻片C. 培养后期的样液一般需要稀释后再取样计数D. 对压在方格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23、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和“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 “S”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B. “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是资源、空间有限等C.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D. “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量不断增加24、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 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 B.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C.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D. 一块农田里的全部绿色植物

12、25、右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C. 保持稳定 D. 无法确定26、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C. 池塘中的所有鱼类构成群落 D. 裸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27、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B. 同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C. 在渔业生产中,当种群达到K/2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D. 如果不考

13、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达到最大二、填空题28、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线段AB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29、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菌种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1 m

14、m1 mm0.1 mm,25中格16小格)、滴管、显微镜等。实验过程:. 在适宜条件下,用高温蒸煮的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培养前和培养七天内每天的酵母菌数量。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 马铃薯培养液需高温蒸煮的主要目的是_,为保证酵母菌能大量繁殖,除满足营养条件和温度适宜外,还必须提供充足的_。(2) 在吸取培养液制片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滴加样液应在加盖盖玻片_(之前或之后)。(3) 某次计数时,样液被稀释100倍,5个中格所计数酵母菌数量依次为12、11、13、14、12,则每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为_。(4) 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