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040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限时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选题明细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易)、2(中)、4(易)、5(中)、6(中)、13(中)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易)、7(易)、14(中)我国的宗教政策8(易)、9(中)、10(中)、11(易)、12(易)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步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交往交流交融

2、,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这样做()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要求从根本上保证各民族群众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BCD解析:材料中“推动各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了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符合题意。材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不选。我国的国体从根本上保证各民族群众当家作主,不选。答案:D2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

3、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我国实行上述民族政策()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和体现表明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能把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结合起来A B C D解析:对民族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实现平等,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题干不反映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统一领导,因此不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统一的关系,不符合题意。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保护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共同迈向全面小

4、康社会,体现了国家的整体利益,符合题意。答案:C3目前,西藏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中有33名少数民族干部,地厅级干部中有45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地(市)、县(区)党政正职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在西藏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均占80%以上。这充分证明()各族人民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及地方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坚持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A B C D解析:西藏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说明在我国,各族人民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及地方事务的权利。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得到充分有

5、效的落实,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说法错误。答案:C4当前有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当中的“短板”。因此,对民族贫困地区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这一主张()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贯彻落实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保证民族地区都充分享有民族自治权A B C D解析:当前有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对民族贫困地区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这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说法正确。不是这一主张的作用。

6、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说法不准确。答案:C5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引用了一条谚语:哪里有相互间和睦,哪里就有生活的富裕。下列对谚语的解读正确的是()从处理民族关系角度看:表明了民族团结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保证从时代发展主题角度看:印证了世界和平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从民族区域自治角度看:说明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从我国对外政策角度看: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准则A B C D解析:“哪里有相互间和睦,哪里就有生活的富裕”,体现了团结、和平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不是对该谚语的正确解读。答案:C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

7、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这表明()A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B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民族团结原则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D我国已消除了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差别解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各民族要紧密团结,B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我国仍然存在着各种民族差别,D错误。故选B。答案:B72017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2周年。五十多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事实证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各民族的根

8、本利益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同步繁荣有利于促进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A B C D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法错误;中“同步繁荣”的说法错误。答案:B8宗教问题历来是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人类历史命题。在我国,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这是因为()信教群众是宗教的主体,是宗教中最活跃的因素宗教的生存和发展,以大量群众信奉为前提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A B C 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宗教已成为信教群众的自办事业,正确指出了宗教与群众的关系,符合题意。说

9、法正确,但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答案:A9下面漫画呵护(作者:焦海洋)表明()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的宗教发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为发挥宗教积极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A B C D解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浇灌”宗教事业,使其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茁壮成长”,说明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说明我国为发挥宗教积极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题意。在漫画中体现不出。答案:B10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同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界代表人士交谈时强调,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10、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用行政的力量促进宗教的发展,规范社会秩序、宗教秩序允许国外宗教组织在我国公民中发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职人员A B C D解析:体现了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均入选。中“用行政的力量促进宗教的发展”说法错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违背了这一原则,排除。答案:A112015年6月17日,西藏宗教界人士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时表示,要努力践行“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从、关键时起作用”的重要指示,抵御分裂破坏活动,实

11、现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材料表明()要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要支持宗教人士为祖国统一作贡献信教群众能够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A B C D解析:“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与材料不符;应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表述错误。答案:D12.如图漫画多谢菩萨保佑启示我们()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要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必须持之以恒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能够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弘扬科学精神的理解。把孩子的好成绩归结为菩萨保佑,是封

12、建迷信的表现,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符合题意;漫画未涉及如何对待宗教的问题,与题意不符。应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构建和谐青海,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藏区多、少数民族多,是青海省的一大特点。一直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在高原大地上交错共居、在文化上互相融合、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今天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青海要发展,就必须牢牢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成果,继续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共筑美好未来。材料二2016年5月3日,青海省委统战部召开党外人士通报会,向省垣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通报青海省

13、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情况。与会党外人士先后发言,对近年来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同时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结合材料一,运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相关知识,说明青海要发展为什么必须牢牢巩固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成果。(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青海省委统战部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的原因。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答出坚持民族团结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可。第(2)问,可以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等方面分析组织答案。答案:(1)青海

14、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交错共居,在文化上互相融合、在情感上相互亲近,谁也离不开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青海省委统战部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要求,是坚持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的要求,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4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贯彻实施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该自治州成立以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该自治州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的发展,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国实践的生动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