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018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 第33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分解考纲细化以背诵案、教材为载体,以学生问题反馈为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落实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 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文化纵向的积累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主。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立足信息的解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

2、关系以启示类、措施类试题为主。 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在背面)三、问题探究问题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 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文化自觉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 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加以改造或剔除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

3、求 A. B. C. D.2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意义。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 B. C. D.归纳总结:问题二: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3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

4、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延续 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4.(2015广东卷)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归纳总结:问题三:不能割裂文

5、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归纳总结:问题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6.“数字改变生活,科技创新未来。”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它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5D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等。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数字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7.相声是我国的

6、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归纳总结:附:1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

7、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 (1)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2)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

8、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3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 继承 发展 依据 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同时具有消极的、落后的部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生活而变化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做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

9、继承,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4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1)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教育有利于提升人的素养,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看,教育为推动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越来越重要。(3)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4)从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5)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看,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6)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看,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