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015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 第16讲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分解考纲细化以背诵案、教材为载体,以学生问题反馈为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落实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本部分考题集中于我国的国体及其本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题目一般不难。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运用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分析我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关注民生、关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的政治学依据和

2、意义。从公民权利和义务角度,结合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统一等具体事例,分析公民该怎么做。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分析公民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到背面)三、问题探究问题一:如何准确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2015年3月5日,第

3、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据此回答12题1李克强总理强调重视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 )A.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民性质C.我国政府的职责、宗旨所在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这说明我国的民主具有( )A.平等性 B.真实性 C.广泛性 D.全面性归纳总结:问题二: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32016年3月5

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62年,向世界再一次证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 B全民的民主C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D工人、农民联合执政归纳总结:问题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理解不清4下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民主具有()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平等性归纳总结:问题四: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是公民的政治自由。5.“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政府这样做的依据是( )A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民主国家的本质要求B公民具有表达和宣传自己思想见

5、解的自由C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D民主监督是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归纳总结:问题五:准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62015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41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比2014年多出一倍多。中纪委以“打虎拍蝇猎狐”宣告中国式反腐的新常态。这表明,在我国( )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B任何公民都应履行反腐败的政治性义务C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参与制定和适用法律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制裁 归纳总结:问题六:准确理解与区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7右面漫画中专吃“白菜心”的“奢侈”现象启示我们(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坚持政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

6、家利益相结合 D政治生活中要崇尚民主与法制归纳总结:问题七:准确理解公民参与的政治生活8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全面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是()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向地震灾区捐款参与班干部选举参加冬季供暖听证会A B C D9.“微博大V”指的是在微博上十分活跃、“粉丝”数超过10万的“公众人物”,是一群“力量强、能力大”的特殊网民。对于“微博大V”们来说,传播网络舆情尤其要注意守好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底线,维护社会秩序,传播正能量。这一要求的政治生活依据有()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

7、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A B C D归纳总结:附:考点一: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特点 表现 广泛性 民主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民主主体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真实性 保障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法律保障 我国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达231件,

8、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 物质保障 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 民主进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和维护 人权角度 我国尊重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考点二: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关系 民主 专政 区别 概念 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适用范围 统治阶级内部 用于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 实施方式 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和少数服从多数为特征 以国家强制

9、力为实施特征 考点三: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内容 含义 意义 注意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政治自由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自由都是相对的,没有脱离法律约束的、绝对的自由 监督权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实事

10、求是的原则,依法进行,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考点四:【知识拓展】1.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从概念上看: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按照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通常指个人。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通常指整体,它是以阶级内容来划分的。人民与敌人是相对的。 (2)从范围上看:人民属于公民的范畴,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权利与权力的区别(1)性质不同。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权力与义务相对应而存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中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同一定职务相联系,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规定的人们的权利和利益,即维护自身拥有的合法利益之权,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2)主体不同。国家、社会管理者行使的是权力,公民个人、被管理者拥有的是权利。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区分。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