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013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测标试题(十四)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政治试题十四考生注意:考试时间为40分钟 。选择题答案涂于机读卡,其他做于本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每题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试卷上。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

2、各阶层的差距 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 B. C. D.22014年12月17日,江苏省委书记召开学者座谈会指出,习总书记来江苏视察,希望江苏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并提出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建设、从严治党“五个迈上新台阶”的重点任务,希望江苏在过去良好工作基础上有新的作为。“四个全面”“五个迈上新台阶”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A.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C.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D.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3

3、(2014海南卷) 经济学常用“倒U形”曲线(如下图所示)来描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 BC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 美丽中国应该在B点出现 美丽中国应该在C点出现A B C D4(2013年天津文综,1,4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B. C. D.5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4、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GDP的增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A. B.C.D.6.我国的手机、计算机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却依赖进口。因此,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这启示我国要A.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B.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尽快实现现代化7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2月全国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滑4.8%,PPI同比已经连续36个月负增长。一般说来,PPI的不断下滑对经济影响传导

5、合理的是居民的购买力提高 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企业营利能力减弱A.- B.- C.- D.-8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思想是:主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而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50%大关,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结合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化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拉动经济增长,其比率越高越好A B C D9当前,

6、新型城镇化正在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好的生活创造空间。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持,能够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五年到十年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新型城镇化对我国转型发展发挥作用的途径有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扩大经济总量增加经济增速加快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建设投入增多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发展农民转为市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消费扩大结构优化劳动力从农村流出农村土地集中规模效益提高农村现代化A. B. C. D.10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依据下表,正确的推断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14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及幅度2013年2014年第一产业第

7、二产业第三产业7.7%7.4%58332亿元271392亿元306739亿元 4.1% 7.3% 8.1%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CDP的比重为48.2%,比上年同期提高l. 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创24年来最低。国内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发展质量提高 我国宏观政策要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 转变发展方式,必然导致增速的下降A B C D11.(2013年山东文综,17,4分)山东省自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承担80%,农户承担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品造成的损

8、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灾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 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12(2013年安徽文综,3,4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这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A.B.C.D.二非选择题13(2013安徽卷)“收入倍增”和“

9、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第二组热议“教育”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综观国际国内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2)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4.(24分)(2015年高考山东政治41)(18分)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2是2010-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图12材料2

10、:表3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数据表 表3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A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13分)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十四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5 B D D A C 6-10 C C A D A 11-12 D A 二非选择题(4分)13【答案】(15分)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就业

11、和自主创业,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培养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通过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14. 【答案】(18分)(1)从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角度看,2010年至2013年,B省逐年降低,A省先升后降,A省增长率赶超B省;从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角度看,2013年A省仍低于B省;总体上看,A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仍与B省存在差距。(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高技术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交易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高技术

12、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考点定位】市场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名师点睛】山东卷第一个非选择题集中在经济生活,常常以表格加材料的方式考查,试题类型主要有图表题、意义类和措施类,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归纳概括答题方法。本题以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及注释,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来的全部信息。解答图表题要注意图表的题头、图表内容、走势、注解。措施类试题要分主体、多角度,根据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或取得的成就概括和总结具体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