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9944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件 岳麓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主干知识整合,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抓主干,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一、挑战教皇的权威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导火索: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兜售 。 (2)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张: ,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4)性质:反对 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5)结果: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

2、台,与原来的 、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赎罪券,因信称义,天主教会,天主教,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原因:受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2)主张 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 权力。 核心: 论。 (3)意义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为以后的 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3.宗教改革的意义 (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 (2)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人文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先定,资产阶级革命,二、启蒙运动 1.

3、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2)思想上: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 与教会特权的斗争深入展开。 (3)科技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新证据。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内容 (1)用 判断一切事物,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2)批判锋芒直指 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封建统治,理性,封建专制制度,4.代表,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开明君主制,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非工具,5.实质: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6.意义 (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 蓝图。 (2)思想

4、上: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做了舆论准备;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1.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与联系,重理解,2.东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3.不同阶段对人文精神的诠释,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 探究重点,主题一 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宗教改革,【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关于人的信仰的主要观点,并分析该观点的意义。 (2)根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第(1)问,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意义据所学分析。第(2)问

5、,第一小问实际考查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概括材料信息得出结论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的具体表现分析。 (2)联所学,找关联:“因信称义”把人灵魂得救的决定权由教皇、教士手中转到信徒个人手中,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否定了教皇、教士的特权,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的自主、平等、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 (3)提信息,找关键: 反映出因信称义。 反映出信仰即可得救。 反映出更进一步强调俗权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答案】 (1)观点:“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意义: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

6、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表现:“印记”其主张明显带有一种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主张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 意义: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深化拓展】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

7、影响在于,成功地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的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主题二 从对人的崇拜到对理性的崇拜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第(1)问,要求指出材料中观点的含义,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分析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联所学,找关联:文艺复兴虽然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但并不是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学者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思想自由,为保障这些基本原则,启蒙学者

8、还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分权制衡等思想主张,构建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脚上仍然带着旧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的含义。 (2)材料二中“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体现了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内涵的?,(3)提信息,找关键: 披着宗教的外衣,没有跳出宗教神学的影响。 实质上强调了人性,宣扬人文主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强调人的理性。 反对封建等级,追求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答案】 (1)含义:披着宗教的外衣,没有跳出宗教神学的影响,但实质上强调了

9、人性,宣扬人文主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体现:反教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迷信,崇尚科学、理性,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深化拓展】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 (1)体现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上。 (2)继承了人文主义精神,要求从教会束缚中解放个性。 (3)都代表新兴资本主义因素的利益和要求。 2.发展 (1)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重点放在封建君主专制上。 (2)在涉及领域上: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

10、面。 (3)在批判形式上: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在思想特点上:启蒙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未来的“理性”社会设计了一幅蓝图,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主题三,东学西渐儒家思想影响启蒙运动,【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第(1)问,根据材料中信息得出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目的是抨击欧洲的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第(2)问,根据材料中信息概括中国元素对世界文明的转变做出的贡献。 (2)联所学,找关联: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是对专制社会的猛烈批判,是

11、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提信息,找关键: 得出伏尔泰对儒家思想高度推崇。 反映出其本质目的是借助儒家思想中的理性和道德来抨击欧洲的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 说明中国的儒家思想成为西方启蒙思想家作为批判专制王权,提出开明政治等主张的重要依据。,【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伏尔泰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本质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答案】 (1)态度:高度推崇。 目的:以儒家思想的理性、道德为武器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 (2)中国的儒家思想成为他们作为批判专制王权,提出开明政治等主张的重

12、要依据。,【新视角拓展】 中国儒家思想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种力量 这场震撼人心的运动(启蒙运动),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学界对此屡有论述,但一般人似乎知道得很少。德国学者利奇温在论及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时,说:“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也成为欧洲的兴趣中心。”而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18世纪,学者发现人性本善的观点在中国一向是奉为正统的,而不是看作异端。正是这些发现为法国革命开辟了道路。” 美国学者顾立雅更是得出了“中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原动力之一”这样的结论。而启蒙运动中的一些大思想家,像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很多思想都与儒家有渊源,早已成为学界公认的事实。,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

13、考 教材补缺,角度一 宗教改革的主张,【典例1】 (2016海南卷,11)英国大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试题定位】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内容。,【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不长,但是,信息非常丰富,首先是时间1524年,这正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其次,威廉廷得尔主张自由阅读圣经,将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本民族语言,这些都与宗教改革的思想相符,威廉廷得尔应该是宗教改革的支持者,D项正确。 长期以来,天主教会是圣经唯一解释者,普通信徒无权

14、自主解读,威廉廷得尔主张自由阅读圣经,打击了教皇的权威,A项错误。圣像崇拜是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民众进行宗教宣传的重要方式,但是,材料中并没有圣像、福音书等圣物的信息,B项错误。宗教改革中存在着严重的迫害异教徒的现象,新教与天主教之间,新教不同派别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甚至杀戮,而且信仰自由是启蒙运动的主张,C项错误。 答案:D,角度二 宗教改革的作用,【典例2】 (2014海南卷,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15、试题定位】本题考查“因信称义”的影响。,【试题分析】中世纪,圣经由拉丁文撰写,认识拉丁文的是少数宗教人士,解读和解释圣经是教会的特权,普通民众只能听从教会对圣经的解读,路德主张直接阅读圣经,“因信称义”打破了天主教会解读圣经的垄断权,实际上削弱了教皇的宗教权威,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C项正确,A项错误。 “因信称义”只是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准确理解教义,与人们的宗教信仰巩固或削弱没有关系,B项错误。“因信称义”提出的直接后果是基督教的进一步分裂即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的并立,但基督教会的整体影响并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误。,答案:C,角度三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典例3】 (2016全国卷,41)阅读

16、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试题定位】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 【试题分析】 提出“论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科学的论题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第一、与材料密切关联。第二、符合“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