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990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总结课件 岳麓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总结,问题整合,通史坐标,学科素养,学科前沿,通史坐标 强化时间 把握趋势,问题整合 纵向连线 横向对比,1.专题整合: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演变。 (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

2、朱理学出现,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专题整合:诸子百家中对立的观点和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

3、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发展。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

4、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3.中西对比:诸子百家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观点论证及评述能力,学科素养 突破方法 提高素养,【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

5、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者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礼教的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思维过程】 1.明立意: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任选其一或两者都选)的评论。首先,需要依据材料提炼出汤一介的观点,然后再进行评价,赞同或反对均可,结合所学为自己的评价提供充分的论据。 2.用所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6、,带有早期启蒙的性质,但没有动摇宋明理学官方统治思想的地位,启蒙运动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拉开帷幕的,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获信息:依据材料中“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前者的结果是后者的结果是”可知汤一介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和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表现形式、实质内容和结

7、果上都不同。 答案: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

8、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方法讲解】 观点论证及评述能力是历史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也是史学能力的基本内容,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把握方向:支持或者否定某一观点,学生自己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赞成哪种观点,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自己持什么观点,答案当然一塌糊涂。 (2)史论结合、证据有力:明确观点后,支持或者否定这一观点需要证据,这些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知识,二是试题所给材料,无论来源

9、于哪一方面,证据必须要与观点高度统一。 (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任何论证批驳型试题的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表述的层次和角度,比如“对内、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解答试题前应先设计论证的角度。,【针对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 程朱理学对宋元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李约瑟曾经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英李约

10、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2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提炼正确,限180字以内),解析: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出处可判断本题考查程朱理学对科技的影响,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从阻碍和促进两个方面来说的,结合程朱理学的内容和影响来分别分析。 答案:观点一:程朱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成为御用工具;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在于明“理”,而不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观点二:程朱理学初期对宋元科技具有促进作用。 论证:认为理比气更根本;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格物致

11、知,理性分析自然。,学科前沿 前沿拓展 对接高考,一、私学 私学相对于官学而言,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私学已经出现。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存在以下几个特征:其一,自由讲学,各具特色;其二,为诸家学派的基地;其三,是参议时政的论坛;其四,以教士、养士为职能;其五,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二、周孔之道 这个问题先要从周公说起。周公,名旦,姬姓,亦称叔旦。周武王姬发的

12、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以周公事业的继任者自居,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孔子自己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在他晚年,迭经坎坷,身心俱疲,伤感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人们常以周孔并称。所以有“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的说法。,三、孔孟之道 “孔孟”并提,是取其思想的一致性。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强调“仁者

13、爱人”,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是“仁政”,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由于二者核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南宋大儒朱熹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它们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理念。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词。 由此可以看出,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的大力提倡和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密切相关。 事实上,现在提起“儒学”这个概念,人们总是将其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明清两代四书八股、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下形成的观念

14、。,四、五经 “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诗,也叫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国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和颂主要是领主贵族用于宗庙、朝廷上的诗歌。国风中的不少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全书的精华。雅和颂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书也叫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尚书有古文和今文的区别。古文尚

15、书经清代学者考订是晋人伪造的,称之为伪古文尚书。今文尚书现存二十九篇,大部分是商、周遗文,如尧典禹贡洪范则是战国作品。其中,禹贡记述了当时黄河、长江流域的山脉、河流、土壤、物产等情况,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志。,易也叫做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内容有经和传两部分,可能出现于商、周之际,成书于战国或秦汉之际。其对自然或社会变化的论述,富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礼也叫仪礼士礼或礼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共有十七篇。据考证此书成书于战国前、中期。 春秋也叫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间二百

16、四十二年的重要史事。相传孔子整理此书,此书还记载了我国当时观察到的日食三十次、地震七次,这些具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无疑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其主要特点:(一)思辨化的儒学。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其所具有的三世因果的彼岸性深深吸引了儒学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佛教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发展。但相对而言,儒家的应变总体上是滞后的。在唐一代,儒家学者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李翱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佛道二教尤其是外来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但他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韩愈主张“人其人,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