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970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7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汉中质检)“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A根据“东西方贸易逆差”

2、“欧洲货币短缺”“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材料说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2(2016合肥质检)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可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A根据材料信息

3、可知,题干实际上强调的是要用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维度来说,它使不同的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故A项正确;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是站在西欧的角度,是一种西欧中心论的反映,故B项错误;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也是站在西欧的角度,是一种西欧中心论的反映,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故D项错误。3(2017衡阳联考)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

4、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C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与材料中时间“明末以来”不符,故A、B两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4(2017安徽江南十校联考)1637年,菲律宾检察总长孟法尔坤向西班牙国王报告说:“美洲白银运往菲律宾后,由那里转入我们宗教及王室的敌人(回教徒及其他异教徒)之手,而最后则流到中国去。”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对中国抱有敌视态度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经济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D中国与早期全球

5、化存在联系D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各地的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欧洲人购买中国奢侈品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正体现了早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故D项正确。5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D圈地运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双重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及1213世纪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15世纪以后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可知并不是

6、手工工场的需要,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领主采纳劳役地租不利于保护固有经济利益,从而寻求采纳货币地租,故D项正确。6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B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C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D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D由材料可知,这种“混合”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早期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殖民掠夺出现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故A项错误;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

7、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与这些落后地区“混合”语言产生无关,故C项错误;西欧为了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荷兰、英国等国加紧早期殖民扩张,故D项正确。7(2017黄山质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黑奴贸易聚敛大量财富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ABCDA所谓原始积累,是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资本积累,显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做

8、法,因此,排除含有的选项,A项符合题意。81834年英国一反过去“家内救济”方式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下面是该法案颁布后英国济贫院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憋得心慌,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的吱吱作响,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来探望,这里的父母也好似不晓得亲情一样”该修正案主要表明()A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B工业革命并未惠及下层民众C是工人不断抗争的结果D救济思想转变为救济、就业与经济发展兼顾D材料“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憋得心慌”说明并没有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并未惠及下层民众说法错误,故B

9、项错误;济贫法修正案是适应工业革命自由生产、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的吱吱作响”说明救济与就业相结合,故D项正确。9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影响B城市化进程加快C人口流动频繁D工厂机械化冲击D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手工业者的人数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生产日益扩大,并出现了工厂。因此,手工业者人数减少是机器生产和工厂化导致的后果,故选D项。10对下面曲线

10、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B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C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D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A代表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得到了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主角,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故A项正确;代表德国,但19世纪60年代德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陷入衰落,故C项错误;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实行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故D项错误。11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

11、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答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A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B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C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D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B题干中并未提到劳动分工,故A项错误;“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句话体现出了科技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商品的作用,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故D项错误。12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的加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欧洲移民表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

12、8211932年3 420万亚洲俄国地区18001939年1 200万阿根廷18561932年640万加拿大18211932年520万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ABCD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是美国,故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故正确;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的,故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6永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3、要求。材料 1896年,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开上底特律大街。1908年,推出T型车,在1908年到1927年间生产了1 500多万辆T型车。1913年,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在海兰园设立第一条总装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1914年,宣布公司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日工资为5美元,是当时工资水平的两倍以上。1922年,收购林肯品牌。1925年,日本公司成立。1932年,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成功铸造出整体V8发动机缸体的公司。1948年,生产第一部F系列皮卡,这在汽车史上是最成功的汽车系列。1954年,推出Thunderbird车型。这是美国历史上

14、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小型运动车。1956年,福特第一批普通股票出售。1959年,汽车信贷公司成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1967年,欧洲公司建立。1989年,收购捷豹汽车。投入重金振兴这一英国名贵轿车品牌。1994年,中国业务部成立。1996年,成为首家全部生产厂取得ISO 14001世界环境标准认证的汽车公司。2000年,从宝马汽车集团正式购得路虎公司的所有权。巴克福特帝国(1)根据材料信息,概括福特公司发展的特点。(10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特公司发展的历史机遇。(8分)(3)简要谈谈你对福特公司发展历程的认识。(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推出T型车”“历史上第一

15、家成功铸造出整体V8发动机缸体”“第一部F系列皮卡,这在汽车史上是最成功的”得出最早发明和制造汽车,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根据材料中“日本公司成立”“欧洲公司建立”“中国业务部成立”得出向全球扩张汽车业务,实现生产和经营的全球化;根据材料中“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得出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益;根据材料中“收购林肯品牌”“收购捷豹汽车”“购得路虎公司”得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相关业务,收购或参股同类企业;根据材料“福特第一批普通股票出售”“汽车信贷公司成立”得出发行股票并建立金融机构,开辟融资投资渠道。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96年”“190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福特汽车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福特汽车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